Science:发现一系列针对 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物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COVID Moonshot 联盟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系列针对SARS-CoV-2的强效抗病毒氨基吡啶先导化合物,比如MAT-POS-e194df51-1。它还反映了其开放科学方法
研究揭示人巨细胞病毒对外源性细胞凋亡与抗病毒天然免疫双重抑制的分子机制
病毒感染会激发宿主细胞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而病毒也会编码一些拮抗天然免疫的蛋白或因子,从而实现免疫逃逸。此外,病毒感染会诱导细胞发生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
研究揭示精氨酸甲基化酶PRMT3负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机制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肖武汉团队利用多组学技术,筛选到一系列调控鱼类抗病毒天然免疫反应的重要因子(包括精氨酸甲基转移酶PRMT3)。初始研究发现,PRMT3的表达受病毒感染的调控,而PRMT3负调控
Nature:揭示Tim17 在携带信号序列的线粒体蛋白转运中起着关键作用
线粒体被称为细胞的发电厂,对人体代谢至关重要。人体线粒体由 1300 种不同的蛋白和两层脂肪生物膜组成。绝大多数线粒体蛋白在产生时都携带可切割的转运信号,必须主动转运到线粒体中。
郑春福教授在JMV发表NLRC4调控抗病毒天然免疫cGAS-STING信号通路的文章
郑春福还荣获2019全球Publons同行评议奖(微生物学领域TOP1%) 获得者,2019-2021连续三年荣登Journal of Virology杂志年度同行评议排行榜
Cellular Immunol:揭示抗病毒细胞因子削弱机体应对结核病的免疫反应背后的分子机制
来自都柏林圣三一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填补了免疫系统中名为1型干扰素的重要蛋白发挥作用的空白,目前该蛋白质的作用研究人员并不是非常清楚。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研究者指出接受免疫检查点封锁治疗的乙肝病毒阳性的肝细胞癌患者有必要考虑抗病毒预防
肝细胞癌占原发性肝癌病理类型的75%至85%,是全球第二大致命性肿瘤和第三大癌症相关死亡原因。
Cell:增强人体抗病毒免疫反应,帮助清除衰老细胞,让皮肤更年轻
研究显示,衰老皮肤细胞中的人巨细胞病毒(HCMV)会从潜伏状态再激活,衰老皮肤细胞中表达了人白细胞抗原II类(HLA-II)和人巨细胞病毒糖蛋白B(HCMV-gB),
Cell Rep Med:科学家有望识别出抵御人类新发传染病感染的新型抗病毒药物
来自加利福尼亚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潜在的广谱抗病毒制剂,其能靶向作用对未来流行病构成严重威胁的多个RNA病毒家族;文章中,研究人员检测了通过靶向作用病原体识别受体发挥作用的先天性免疫激动
Nature子刊:浙大陈静海团队揭示心肌细胞线粒体蛋白翻译缺陷触发的线粒体与细胞核的信号互作网络调控机制
该研究揭示了心肌中线粒体自身蛋白翻译机制缺陷触发线粒体与细胞核之间的级联网络调控,为线粒体缺陷型心肌病及心衰治疗提供了新的潜在靶标和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