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线粒体对帕金森氏症的影响

影响在受损线粒体的清除(线粒体自噬)中所涉及的两种酶(泛素连接酶parkin和蛋白激酶PINK1)的“功能丧失突变”与家族性帕金森氏症有关。这项研究表明,USP30 (一种局限于线粒体的去泛素酶)通过去除由parkin放置的泛素标签来对抗线粒体自噬。

2014-06-19

Structure:过程重要复合体结构被破解

6月7日,Structure杂志在线报道了Atg12-Atg5偶联的结构基础。为深入理解自噬这一重要的生命现象,提供了新的重要信息。 Atg12-Atg5偶联,由一种泛素样偶联系统形成,对自噬复合体的形成具有关键作用。但Atg12-Atg5偶联形成的分子机制一直不明。 该研究解析了一种耐热酵母,克鲁维酵母菌属(Km)的Atg10和Atg5同源体。

2012-11-18

Nature:Parkin将线粒体吞与异体吞噬联系了起来

“泛素连接酶”Parkin是“泛素化”和线粒体自吞(受损线粒体的清除中所涉及的自吞类型)所必需的。这项研究显示,Parkin也在先天免疫防御中起作用,用“泛素链”来标记含结核分枝杆菌的吞噬体,并将它们作为异体吞噬(应对细胞内细菌病原体的自吞降解过程)的目标。

2013-10-09

2013诺奖大热门之细胞亮点研究荟萃

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将如期而至。近日,汤森路透(Thomson Reuters)集团发布了一年一度的基于研究和引文数据库文献引用计数的预测,基于对其研究被引用情况的全面考察,汤森路透向这些高影响力研究者授予汤森路透“引文桂冠奖”,并预测他们可能在当年或将来获得诺贝尔奖。

2013-10-07

Autophagy:研究发现线虫atg-16基因在细胞中的作用机制

9月24日,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张宏课题组在Autophagy杂志在线发表题为The two C. elegans ATG-16 homologs have partially redundant functions in the basal autophagy pathway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线虫同源基因atg-16进行深入的遗传和生化分析,阐明了Atg16在多细胞生物中的功能。

2013-09-27

Autophagy:昆明动物所在参与毒品成瘾研究中取得进展

毒品成瘾是困扰人类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它不仅使成瘾者的身心健康受到伤害,且对家庭和社会造成沉重的负担。毒品的成瘾性表现为一种难以控制的渴求和依赖行为,呈慢性复发性依赖病程。目前对于毒品成瘾的治疗缺乏完全有效的方式,强制戒断后复吸率很高。因此,研究成瘾的生物学机制对于成瘾的治疗与干预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线粒体是机体能量工厂,与机体代谢息息相关。线粒体代谢异常与多种退行性神经系统疾病相关。

2013-07-05

Cell Research:关于WASH蛋白调控机制的研究成果

Cell Research:关于WASH蛋白调控自噬机制的研究成果

2014-07-10

The EMBO Journal:作用可影响干细胞活化

近日,来自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细胞保护机制和其肌肉干细胞激活之间的关联。细胞自噬作用可再循环其“结构部件”,并在其营养不足时产生能量。科学家们在EMBO杂志报告说,当这种保护机制被运作时它似乎也协助干细胞被激活。

2014-10-17

Science:俞立等揭示蛋白质乙酰化修饰对细胞调控的分子机制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Science在线刊登了清华大学生命学院俞立教授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成果“Function and molecular mechanism of acetylation in autophagy regulation,”,文章中,作者报道了组蛋白乙酰化酶Esa1以及去乙酰化酶Rpd3通过调节自噬发生关键蛋白Atg3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实现对自噬过程的动态调控。

2012-11-18

Cancer Cell:特异性抑制治疗肾细胞癌

美国辛辛那提大学(UC)研究人员完成的一项新研究表明,肾癌细胞的生长依赖于细胞吞噬,细胞吞噬是一个可以从内部提供给肿瘤细胞营养物质的复杂过程。研究人员说自噬在某些情况下可保护接受化疗的肿瘤细胞,使肿瘤细胞能够在休眠状态、转移状态过程中存活很长一段时间。 在这项新公布的研究数据中,研究人员von Hippel-Lindau肿瘤抑制基因或VHL中确定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自噬调控通路。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