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揭示纹状体脑区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神经机制

 5月9日,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脑科学与智能技术卓越创新中心、神经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蒲慕明院士研究组在《美国科学院院刊》在线发表了题为《运动学习中背外侧纹状体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神经元稳定、独特的顺序性电活动的涌现》。该工作系统描述了背外侧纹状体直接通路和间接通路的同一群神经元在运动学习过程中的电活动变化,并且揭示了神经元集群的电活动如何经过学习依赖的时序重构最终形成独特、稳定的顺序

2019-05-11

研究发现健康人群分裂型特质与纹状体-皮层功能链接有关

 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行为、认知和运动等方面的功能异常,被认为与“皮层-纹状体-丘脑-皮层环路”有关,其中纹状体是这一环路中的关键脑区之一。最近的元分析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甚至分裂型特质群体,纹状体突触前多巴胺合成增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认知与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博士王毅与心理所研究员陈楚侨,在前期工作中发现,高水平分裂型特质个体的纹状体-皮层功能链接异常,特别是背

2017-10-24

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家属在加工金钱及情绪刺激时存在纹状体功能紊乱

 腹侧纹状体多巴胺能神经活动亢进,被认为是精神分裂症患者加工金钱刺激时该区域血液动力学活动减弱的可能成因之一,目前鲜有研究探讨精神分裂症谱系群体在加工不同种刺激类型时的纹状体功能有何异常。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神经心理和应用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室研究员陈楚侨及其团队研究发现,精神分裂症患者及其未患病一级家属在完成金钱刺激延迟任务以及情绪刺激延迟任务时的神经机制。该研究共纳入了

2017-0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