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植入型给系统的应用研究进展

口服和注射是目前最为普遍和流行的给药途径,但对某些药物而言存在生物利用度低、半衰期短、需要反复多次用药等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开发其他途径的给药系统以提高药物的疗效,并使其更加安全和可靠。植入型给药系统是一类经手术植入或经特殊装置导入皮下或靶部位的控制释药系统,可以实现局部或全身给药,降低剂量并减小副作用,还能避免首过效应和胃肠道降解,提高生物利用度,另外其载药

2021-06-13

罗氏新型眼内给系统ranibizumab PDS(眼内植入物)美国进入优先审查:疗效媲美每月注射!

这款PDS植入物仅一粒米大小,可连续补液(6个月一次),如果上市将有望大幅降低患者治疗负担。

2021-06-27

Science:一种古老的抗抑郁可以帮助免疫系统对抗老鼠体内的肿瘤

science:An old antidepressant helps the immune system fight tumors in mice

2021-06-09

Adv Drug Deliv Rev:基于纳米药物的核酸基因抑制剂在炎症性疾病中的给策略

近日,萨克雷大学研究者在Adv Drug Deliv Rev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anomedicine-based delivery strategies for nucleic acid gene inhibitors in inflammatory diseases"的综述性文章。由于RNA能够调节几乎任何基因的表达,因此RNA疗法吸引了大量的研究努力。

2021-06-08

PNAS报道新型腺病毒递送系统:瘤内抗体水平比直接给提高21倍

肿瘤靶向疗法有两大难题:脱靶毒性和实体瘤穿透。例如抗体通常是静脉内递送,并且需要多次重复给药才能获得足够的水平,从而在肿瘤中发挥作用,而健康组织如果暴露在相似的药物水平中则可能会发生药物副作用。相比于直接注射给药,能使药物在原位扩散并在局部作用的递送方式显然更有吸引力。在线发表于PNAS上的一篇最新研究中,瑞士苏黎世大学的研究人员利用改良腺病毒(一种常见的呼

2021-05-23

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纳米药物的传递系统、免疫治疗和基因治疗以及在膀胱癌中进展

2021年5月11日讯/生物谷BIOON/---印度巴努本·纳纳瓦蒂药学院在Pharmacology & Therapeutic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Clinical therapies and nano drug delivery systems for urinarybladdercancer”的综述文章。膀胱癌的临床治疗及纳米给药系统。这一综述总

2021-05-17

铁蛋白靶向肿瘤治疗研究获进展

  目前,研究显示,因肿瘤标志分子在不同肿瘤细胞上的表达量和特异性存在差异,单一靶向药物载体的治疗效率通常有限。赋予药物载体双重靶向的特性可进一步提高载体与肿瘤细胞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和药物渗透进入肿瘤细胞的能力。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在线发表了研究团队的最新研究进展。研究人员针对上述问题,发展了一种具有双

2021-04-22

罗氏Actemra/RoActemra(托珠单抗)获批:首个治疗系统性硬化症相关间质性肺病(SSc-ILD)的生物!

治疗SSc-ILD方面,勃林格殷格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Ofev(尼达尼布)是首个获批的药物。

2021-03-08

研究开发出新型X射线响应降解纳米系统

  化疗是临床上常用的肿瘤治疗方式,但是单分子化疗药物生物利用度低、治疗副作用大,给患者身心及其家庭带来负担。利用纳米技术将单分子化疗药物制备成纳米药物,可实现化疗药物肿瘤靶向和可控释放,从而改善治疗效果并降低毒副作用,有利于实现高效低毒化疗。介孔二氧化硅纳米材料具有合成简单、结构可控、化学剪裁性和生物相容性好等优点,是一种具有较好临床应

2020-11-15

纳米系统治疗骨髓炎研究获得进展

 近日,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生物医药与技术研究所人体组织与器官退行性研究中心副研究员王国成团队与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许硕贵团队合作,在纳米载药系统治疗骨髓炎研究中取得进展。慢性骨髓炎是指由细菌引起的、并伴有骨质破坏的慢性炎症过程,常继发于急性骨髓炎,多由开放性创伤、多次骨折手术或细菌血源性播散引起,临床表现为患肢局部破溃流脓、组织水肿、死骨形

20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