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刘建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装备的腐蚀科学与表面防护工程新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与表面功能化技术、电磁信息材料制备科学、石油管道腐蚀与微生物防护新技术、超级电池电容材料新技术、电化学及其测试技术、智能敏感材料与特种功能涂层技术、材料数据库与材料性能评价专家系统等研究。

长期从事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与装备的腐蚀科学与表面防护工程新技术、纳米材料与技术、复合材料与表面功能化技术、电磁信息材料制备科学、石油管道腐蚀与微生物防护新技术、超级电池电容材料新技术、电化学及其测试技术、智能敏感材料与特种功能涂层技术、材料数据库与材料性能评价专家系统等研究。

2016-07-26

长期目标是综合电生理、光子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模拟等多学科手段揭示认知与思维的神经基础,同时结合我校与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优势及国际合作,发展和应用以生物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材料等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神经物理学新方法

1)神经突触可塑性的计算规则及分子、细胞机制;2)神经网络活动的动力学性质与生理功能;3)人工神经元网络。长期目标是综合电生理、光子学、分子生物学、以及计算模拟等多学科手段揭示认知与思维的神经基础,同时结合我校与微尺度国家实验室的学科交叉优势及国际合作,发展和应用以生物光子学、微机电系统、纳米材料等尖端技术为基础的神经物理学新方法。

2016-07-26

英国NICE支持赛诺菲抗癌Jevtana(卡巴他塞)用于国家医疗系统,治疗晚期前列腺癌

Jevtana(cabazitaxel,卡巴他塞)是新一代紫杉烷类抗肿瘤药物,通过从植物红豆杉萃取的前体半合成制备,该药是一种微管抑制剂。

2016-05-30

PNAS:纳米颗粒报告系统实时检测化疗药物有效性

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基于临床前模型开发出一项新技术,能够在化疗后最短8小时检测出治疗的有效性,该技术还可用于检测免疫治疗的效果。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PNAS上。

2016-04-04

中科院刘平生组合成脂滴类似物 有潜力作为新型系统

最近,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所刘平生组在纳米科学权威期刊《ACS Nano》上在线发表了题为“Construction of Nano-Droplet/Adiposome and Artificial Lipid Droplets”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建立了一种构建脂肪体和人工脂滴的新方法,填补了单层磷脂膜细胞器体外研究体系的空白,为脂滴生物学的研究和纳米药物载体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技术。

2016-03-23

中科大开发微胶囊给系统有望降低化疗药物副作用

化疗药物通常伴有明显的副作用,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这类药物不仅能够杀死癌细胞,还会损伤体内其他快速生长的细胞,比如引起脱发。如果化疗药物只在到达肿瘤部位的时候才发挥杀伤毒性或许可以大大降低副作用。

2016-01-18

最高司法系统介入!CFDA加大力度打击食领域犯罪

一言以蔽之,CFDA正在开始用司法武器“武装到牙齿”,行业生态的各角色请好自为之。

2016-01-04

《Nature》报道利用血小板膜伪装的纳米粒子

在体内能载药到靶向部位的纳米离子的发展,保证了更安全有效的药物运输,解决了无数的医学问题。由于复杂的外表面难以构建,这些纳米载体很难被正常的生物交互认可。事实上,生理上复杂的相关系统会极大的阻碍纳米粒

2015-11-13

德国纳米药物公司Leon融资2000万美元助力新型系统研发

德国纳米药物研发者GmbH公司最近宣布,公司将进行一项总额达2000万美元的A轮融资用于公司的新型纳米载药系统MJR的开发应用。GmbH公司不同于其他生物医药公司,它专注于利用公司独特的纳米载药技术改造现有的失去专利保护的药物活性成分,使其获得更广泛的应用。

2015-08-03

无出血溶栓新方法---微泡

靶向载药微泡(TT-MB), 由融合结构组成,包括尿激酶, 超声可视的增强回声微泡, 和特异性靶向血栓的活性血小板特异性单链抗体,这种载药微泡可以诊断和治疗血栓。这项发现在旧金山5月7号到9号举行的2015美国心脏协会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及血管生物学/外周血管疾病的科学分会上有所报道。

2015-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