瘫痪者的替身 瑞士科学家展示脑控机器人
瑞士研究人员24日展示一款可由思维操控的机器人,由一名瘫痪者发出脑电波指令,借助电脑传输信号,操控百公里外实验室内的机器人快速行走。研究人员希望,这种机器人有朝一日能成为瘫痪者的替身,帮助他们四处“走走”。 脑控 机器人由瑞士洛桑联邦工学院何塞·米兰教授带领研究小组开发而成。
谷歌和强生达成战略合作 联合开发机器人手术设备
3月28日,据彭博社网站报道和据Google在本周五(3月27日)发布的一则通告显示,谷歌已与强生在本周五达成合作协议,将联合开发机器人外科手术设备,涉足医疗领域。这是谷歌增加医疗投资计划的一部分。强生透露
加州大学研制六腿蟑螂机器人 时速9.72千米/图
这种微型机器人的六条腿能够以每秒15次的速度运动,使它达到2.7米每秒的速度 加利福尼亚大学的机器人专家已经研发出一种微型的六腿机器人,这种名为Velociroach的机器人速度超过一只真正的蟑螂,能够达到每秒2.7米的速度(每小时9.72千米)。真正的蟑螂爬行速度通常高达每秒钟1.5米。 这个长度为10厘米的机器人主要是由硬纸板制造而成的,这就使它的重量很轻,大约只有30克。
美设计高仿生婴儿机器人 能扮鬼脸和皱眉头
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它不会像婴儿宝贝那样呕吐食物或者尿湿衣服,但是这款机器人宝宝的制造工艺十分精湛,能够表达真实婴儿的面部表情。 美国最新研制婴儿机器人“迭戈-圣”能够表达各种表情,图左是困惑状表情,图中是高兴的表情,图右是哭泣的表情 在之前设计的基础上研究人员重新组装了机器人的下颚,从而增强了它的情绪表达能力 这是一款高仿生机器人,被命名为“迭戈-圣(Diego-San)”...
可预测人类行为的机器人面世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28日报道,美国康奈尔大学个人机器人实验室开发出一款机器人,能学习预测人类行为,以便进一步在人类需要时伸出援助之手——更准确地说,是滚过来伸出援助之爪。 要理解该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倒啤酒,或知道在什么时候帮忙打开冰箱的门,这对机器人来说还很困难,因为估计位置面临着许多变化因素。但现在,康奈尔大学研究小组已经找到了解决方案。
迪斯尼研发将人脸克隆到机器人头部新技术
英国每日邮报报道,近日迪斯尼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技术,能够在机器人头部精确的再现人脸。迪斯尼位于苏黎世研究实验室的研究小组称,这个突破性进展能够催生数字动画电子人物的新时代,它们将比现在主题公园里展示的人物更逼真。 “我们提出了为动画人物设计、模拟和制造人造皮肤的完整过程,该人物能够精确地模仿给定主题和表情时的面部表现。
中国首个3D打印并联机器人在重庆诞生
新研究发现人指可感知纳米级凸起
根据瑞典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人类手指极为敏感,能够感知到高度只有几纳米的凸起。这一研究发现对研制私人电子设备和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16日报道,根据瑞典科学家进行的一项新研究,人类手指极为敏感,能够感知到高度只有几纳米的凸起。这一研究发现对研制私人电子设备和机器人具有重要意义。研究论文刊登在《自然》杂志子刊《科学报告》上。
机器人科学家"夏娃",研发药物顶呱呱
技术发明永不止步。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声称他们研究出了新一代机器人科学家,用于药物研发,降低研发成本。这位科研新星--"夏娃"女士已经成功的发现了一种具有抗肿瘤特性的化合物能同时应用于疟疾的治疗。
ACS Appl Mat & Inter:首个模仿了水黾的跳跃能力的机器人
从生物身上得到灵感的首个不仅能够像水黾一样在水上行走、而且能够像真正的水黾那样连续上下跳跃的微机器人如今成为了现实。科学家在《美国化学学会应用材料与界面》(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杂志上报告说他们开发出了这种灵巧的微机器人,它可以用它的跳跃能力在执行侦察或其他任务时避开障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