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Genetics:深度DNA测序技术揭露中草药的化合物成分及毒性

本研究中所用的四种中药样品:A:熊胆汁晶体 B:赛加羚羊角粉末 C:牙痛一粒丸 D:八宝清心散 近日,来自澳洲莫道克大学的研究者运用新的DNA技术来揭示动物和植物传统中药的药物组分(TCMs),一些检测中药样品中包含有一些潜在的毒性植物成分、变应原以及将要绝种的动物残痕。

2012-11-18

Nature:测序技术走出实验室,进入"答"时代

2012年是测序技术高歌猛进的一年,技术日新月异、价格则一跌再跌。到了2013年,价格暴跌的进程开始放慢,然而2月20-23日参加AGBT会议的研究人员们并没有因此抱怨。目前,人基因组测序价格低至5000-10000美元,测序已经足够廉价而可靠,研究者无需再等待下一代测序仪。 近期的受益者有两个:继试管婴儿之后的胚胎筛选技术以及宏基因组医学。

2013-03-13

NEJM:基因测序技术可实时分析疫情病菌类型

英国剑桥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上报告说,他们利用一次MRSA疫情中留下来的样本,在实验室中重新模拟了不同亚型MRSA的传播情况,并用基因测序技术对这些病菌进行分析。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一种常见病菌,但如果它发生变异而对抗生素甲氧西林产生耐药性,引起的感染就难以治疗。

2012-11-18

ACS Nano:纳米粒荧光结合新技术可轻松“嗅出”癌症所在

2012年9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在对抗癌症过程中,了解癌症具体的身份特征对于癌症诊断和有效的疗法至关重要,尤其是在转移癌中,分析具体癌症的特性对于开发新型疗法显得尤为重要。如今来自马萨诸塞大学的研究者开发出了一种快速超灵敏的技术在显微水平来检测活组织中不同类型的转移癌的发生。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ACS Nano上。

2012-11-18

:我国开发新技术分析金纳米粒子

近日,来自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与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合作发展了一种基于金纳米粒子的高通量长片段单倍型分析技术,相关论文已于近日在线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杂志(Nature Nanotechnology,2010年影响因子30.306)上。 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师咏勇研究员及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兼职教授、上海应用物理所樊春海博士为这篇文章的共同通讯作者。

2012-11-19

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在京召开

9月7日,2011年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ChinaNANO 2011在北京召开。这是继2005、2007、2009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会议之后,第四次召开的中国国际纳米科学技术盛会。 来自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多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2012-11-19

官方叫停“基因测序”因未获批 无关技术

目前国内使用的基因测序仪及相关试剂、软件,均未获得国家对医疗器械的审评审批,属于“违法医用”。

2014-02-20

新一代测序论坛:从技术到临床应用

2014新一代测序大会将会讨论当前基因测序技术的进展,基因组测序技术所带来的基础科学方面的突破,以及备受关注的基因测序技术和健康分析在临床检验中的应用。

2014-04-17

PLoS One:纳米技术可精准检测隐藏在机体深处的病原菌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包括克罗恩疾病在内的炎性肠病相关的病原菌。这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新技术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检测隐藏在人类组织深处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当前我们所拥有的检测微生物的技术花费时间较长,而且时间过长容易耽误病人有效的治疗。

2012-11-18

Nat Biotechnol :纳米测序技术取得新进展

纳米孔技术读取DNA碱基(图:J. Gundlach/U. of Washington) 近年来,激烈的竞争使得DNA测序技术迅猛发展。现在,一种叫做纳米孔测序的技术犹如一匹黑马闯入大家的视线,看起来很有潜力在竞争中拔得头筹。研究人员首次证明,他们可以在DNA链通过一个微小的孔时连续地读出DNA的各个“化学字母”,这为研发解码DNA就如同播音员阅读自动收报机纸条般的测序仪铺平了道路。

2012-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