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兰娟院士团队连发4篇论文,揭示微塑料/纳米塑料对肺部和肝脏的伤害
这些结果表明,与聚丙烯(PP)微塑料相比,聚羟基脂肪酸酯(PHA)微塑料引发的肺部和肝脏毒性较轻。这些发现有助于对空气和食物中 PHA 和 PP 微塑料的危害评估。
小堂浴疗仪亮相老博会: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的"心"飞跃
2025年5月21日,在2025年老博会上,国内领先的医康养机构四世同堂正式发布"第三代小分子团水离子浴疗仪",以"从纳米助浴到小分子团浴疗"为主题,展示了其历时六年研发的科技创新成果。
Cell子刊:宋相容/刘继彦团队开发树突状细胞靶向的mRNA纳米疫苗,增强抗病毒免疫
这项研究强调了在 mRNA 疫苗开发中精准设计递送系统的关键重要性,为提高疫苗效力、减少脱靶效应以及减轻诸如疫苗相关呼吸系统疾病加重等潜在风险提供了变革性策略。
Nature子刊:刘燕/王存玉/罗聃团队开发新型纳米药物,缓解细胞衰老,逆转衰老相关疾病
该研究开发了一种参与能量代谢的纳米药物——EM-eNM,通过维持线粒体稳态以缓解细胞衰老、逆转衰老相关疾病。
Cell子刊:我国学者研究证实,微塑料/纳米塑料已全面侵入珠峰生态系统的各个部分
这项研究提供了全面的证据,表明微塑料(MP)和纳米塑料(NP)已渗入珠穆朗玛峰生态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土壤、水、大气、积雪、牦牛粪便和道路尘土。
Mater Today Bio:干细胞球联手纳米颗粒水凝胶精准改善糖尿病创面环境,加速伤口愈合新突破
本研究将负载去铁胺的介孔聚多巴胺纳米颗粒与三维脂肪间充质干细胞球结合,包裹于水凝胶中,可改善糖尿病创面微环境,加速愈合,为糖尿病创面治疗提供新方法。
ACS Nano:浙江大学研究发现,人类卵泡液和精浆中存在纳米塑料,影响受精能力和精子质量
全球塑料消费量的持续增长导致了大量塑料垃圾的产生。由于机械应力、化学反应和生物降解,这些塑料逐渐分解成微小的、甚至肉眼不可见的塑料颗粒。根据其大小,这些塑料颗粒被定义为微塑料(MP,尺寸小于 5 毫米
中国团队造出“纳米尺子”,首次实时捕捉大脑神经递质战场动态
团队通过整合生物工程化的谷氨酸受体(GluR)与化学设计的二茂铁基团,开发了具有纳米级空间分辨率的电化学传感器工具包eGluSn,实现了突触间隙边缘与胞周区域谷氨酸动态的同步实时监测。
Nature子刊:IL-10-mRNA 纳米颗粒,重编程肿瘤免疫,提高癌症免疫治疗效果并防止复发
该研究通过 IL-10-mRNA 纳米颗粒(IL-10-mRNA@NP)对肿瘤免疫进行系统性重编程,联合免疫检查点阻断(ICB)治疗,显著提高了癌症免疫治疗效果,还诱导了持久的抗肿瘤免疫记忆。
会“变身”的弹性蛋白纳米粒,打破细胞递送壁垒,蛋白、核酸一网打尽
研究表明,ENTER系统不仅能在体外将蛋白质、siRNA、mRNA和基因编辑工具高效、低毒地递送进多种细胞类型,包括关键的原代细胞,甚至在活体动物(小鼠肺部)中也成功实现了基因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