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纳米毒性理论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上述成果拓展了异相催化理论,为纳米毒性预测与生物应用设计提供了理论工具,论证了“机制-理论-设计”这一理论与模拟策略在研究纳米生物复杂化学问题中的有效性。

2023-04-23

三代纳米孔测序研究m6A的方法学取得新进展

目前生物界中已经有超过150多种的RNA修饰碱基被报道,其中N6-甲基腺嘌呤(m6A)在脊椎动物中含量最为丰富,也是被研究得最为透彻的一种修饰碱基。目前检测m6A主要是基于二代测序的方法

2023-05-03

复旦大学彭慧胜团队开发基于碳纳米管的仿生人工韧带,让跛脚绵羊恢复奔跑跳跃能力

这项研究表明,仿生自天然韧带结构的、分层排列的碳纳米管纤维与宿主骨骼结合得非常好,并且足够坚固,可以用于生成人工韧带。这种具有多尺度通道结构的人工韧带为解决韧带-骨关节高动态应力载荷修复的迫切临床问题

2023-05-10

《自然·医学》:重大突破!复旦贾天野团队发现多种精神疾病的共有神经基础

在研究的最后,贾天野团队基于多个大规模影像队列数据和病例数据,证实青少年队列中确定的NP因子在多个发育时期都对精神症状有重要影响,包括前青春期(ABCD,9-10岁)、青少年期(IMAGEN,14岁)

2023-05-10

《自然·医学》:科学家首次证实,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增加运动,可进一步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功能,且运动量越大改善越多

本次为期16周的研究首次验证了,在控制饮食诱导减肥的基础上,加上运动可以更好地改善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每周6次,累计达300-330分钟的运动效果更好。

2023-05-25

浙江大学毛峥伟团队开发噬箘体/人工酶活性复合抗菌纳米材料

这项研究表明,phage@Pd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抗菌剂,为开发先进的抗菌材料提供了新的思路。

2023-04-25

微小RNA-纳米颗粒治疗癌症

结直肠癌(CRC)仍然是世界上第三大诊断恶性肿瘤和第二大流行癌症,由于新的治疗方法,其死亡率一直在稳步下降。CRC病因涉及遗传和环境风险因素,反过来结直肠癌在20%的患者在诊断时引起转移。

2023-04-13

《自然·医学》:阿尔茨海默病重大进展!全球第二个家族性阿尔茨海默病被大幅延迟的病例诞生,AD病理机制有望被刷新

《自然·医学》发表了一篇论文,科学家们对世界第二例对家族性AD具有抗性的病例进行了分析。

2023-05-22

上海仁济医院5项科研成果获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

2022年度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答辩会暨第五届上海医学科技奖奖励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于4月19日在上海市医学会学术报告厅举行。

2023-05-08

重庆医科大学的研究者们综述了外泌体纳米免疫治疗胶质瘤的方法

胶质瘤约占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肿瘤的25%,平均死亡率为4.43/100000,每年死亡16606例。手术切除联合放疗和烷化剂化疗的标准疗法疗效甚微,中位生存期为16个月。

2023-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