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子刊:华人科学家找到了可增强免疫应答的新型脂质纳米颗粒!
该研究提供了一种筛选LNP配方的方法,并通过体内外研究验证了一个好的LNP配方不仅可以抑制肿瘤生长,还能调节辅助T细胞应答,增强免疫应答的能力。
PNAS:成功开发出强效的蛋白酶体β2位点抑制剂来抑制癌症生长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医学院和布莱根妇女医院的研究人员开发出强效、特异性地抑制蛋白酶体的另一个活性位点---β2---新药物。相关研究结果于2023年12月13日在线发表在PNAS期刊上。
Nature:揭示聚合酶θ和δ在聚合酶θ介导的末端连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的 DNA 并非坚不可摧。在我们的一生中,DNA 会因自然和环境因素而断裂。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的身体有专门的酶和途径,可以通过几种不同的机制(即 DNA 修复途径)将断裂的 DNA 粘合在一起。
Gene Expression:揭示乙醛脱氢酶在机体肝脏分区和肝癌发生过程中扮演的关键角色
来自美国杜兰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重点研究了名为乙醛脱氢酶的一组关键酶类,其能催化多种脂肪和芳香醛发生不可逆氧化形成相应的羧酸。
超越CRSIPR,线粒体靶向的ARCUS核酸酶,消除线粒体致病基因突变
Precision公司首席研究官 Jeff Smith 博士表示,对于线粒体疾病,ARCUS之所以成为如此优雅和简单的工具,是因为它是一个单组分蛋白质,可以识别和消除突变的线粒体DNA。
The Lancet子刊:科学家概述人工智能蓝图如何帮助解决全球范围内的抗生素耐药性问题
来自利物浦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概述了一种人工智能框架,其或能改善人类抗生素的使用和感染的护理,并能帮助应对抗生素耐药性的全球挑战。
研究人员改造β-氨基酸脱氢酶催化合成芳香族β-氨基酸
手性芳香族β-氨基酸类化合物是合成多种生物活性物质、药物分子的重要砌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氨基酸脱氢酶(AADHs)可以利用无机氨直接还原胺化前手性酮酸生成手性氨基酸
脂质聚合物混合纳米颗粒可能成为癌症治疗量身定制的下一代方法
癌症是所有健康问题中高度分级和广泛传播的疾病,是全球死亡率和发病率的主要原因。2018年发现了1800多万癌症患者,其中900多万人死亡。到2040年,这一数字将翻一番。
2024年最值得期待的11项临床试验:人工智能、碱基编辑、艾滋病疫苗上榜
两项大规模的随机对照试验表明,通过计算机断层扫描(CT)进行肺癌筛查可以降低肺癌死亡率。其他规模较小的试验也显示出类似的结果。
Nature子刊:聂广军/赵潇团队使用细菌来源纳米囊泡增强肿瘤疫苗效果
这些研究结果强调了基于OMV的纳米颗粒在诱导训练免疫以增强肿瘤疫苗免疫效果中的作用。这种免疫动员策略,利用来自细菌的天然纳米囊泡来改变基础固有免疫功能,是一种有前途的方法,可以积极引导疫苗诱导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