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LoS Pathogens:在蚊子中发现新的抗病毒免疫途径

由蚊子传播的病毒疾病如西尼罗河热、革登热、基孔肯雅热等在世界各地迅速传播,弗吉尼亚理工大学的科学家们正在研究蚊子的免疫系统及病原体是如何克服免疫系统并传染给人类和其他动物宿主。 几乎在世界的每一个地区,人类和动物正经历着由病毒感染的蚊子叮咬所致的高水平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已有超过100种由吸血节肢动物如蚊子传播的病毒与人类或动物的疾病有关。

2012-11-18

北京市红十字会999紧急救援中心的“十年”与“十分钟”

p{text-indent: 2em;} 10分钟:地空联合救护演习10分钟穿越五环 北京2011年10月1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10月11日上午9时45分,一架印有鲜明红十字标志及“999”标志的医疗急救直升机从八达岭起飞,载着一名“重症患者”10分钟穿越五环,最终降落在北京市红十字会位于清河的999紧急救援中心(以下简称999急救中心)停机坪...

2011-10-14

:肿瘤缺氧途径研究新模型

6月4日Cancer Research杂志在线报道了一种新开发的缺氧感受信号通路斑马鱼体内研究系统,为深入研究缺氧在肿瘤中作用提供了有力的新手段。 缺氧信号通路是肿瘤细胞病理过程的核心调控者。

2012-11-18

细胞移植、基因疗法或开辟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2007年,蒂莫西·布朗在经过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白血病时,意外地治愈了艾滋病,成为世界首例艾滋病治愈患者,因为他幸运地移植到了非常罕见的携带CCR5基因突变的造血干细胞——科学家希望通过细胞移植或基因疗法研究,开辟艾滋病治疗新途径。

2012-11-09

JBC:一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分子信号途径

来自南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美国康奈尔大学的研究人员发表了题为“Activation of Liver X Receptor Induces Macrophage Interleukin-5 Expression”,揭示了一条抑制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新分子信号途径。相关成果发布在近期的《生物化学杂志》(JBC)上。

2012-12-27

CSOS宣布执行国际紧急医疗救援协议标准和操作规范

- 中国首家自主遵循和执行这一规范的专业救援机构 CSOSTM,中国第一家具有全球服务能力和医院网络的紧急医疗救援企业,今天正式宣布在其国际和国内紧急医疗救援实践中遵循和执行国际紧急医疗服务(EMS)协议标准和操作规范,以此倡导和普及最佳医疗服务的理念和实践经验,以更好地为政府机构、保险公司、金融和企业客户、以及广大公众服务。

2012-03-06

Mol Cell:研究发现病毒促发感染的新途径

新的生物学研究揭示了一个入侵的病毒如何通过模拟信号标志来劫持细胞的正常运作,进而战胜机体的防御。通过操纵细胞的信号,病毒通过抑制防守蛋白,破坏了蛋白的作用。这一发现来自于培养人源细胞的研究,可能为开发更有效的传染病治疗策略奠定了科学基础。

2012-11-18

:钟鸿英等研究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分析方法获进展

近期来自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研究人员在蛋白质翻译后脂修饰的新型质谱分析方法学研究上取得重大进展,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著名学术期刊《自然》旗下的子刊《自然—实验手册》(Nature Protocols)杂志上。 华中师范大学化学学院的钟鸿英教授为这篇文章的通讯作者。

2011-09-15

NRR:睫状神经营养因子影响神经祖细胞分化途径

自发性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的特性,而之前的很多关于神经干细胞定向分化的研究都没有考虑到自发性分化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因此,自发性分化成为研究神经干细胞生物学特点及临床应用必须面对的问题。 睫状神经营养因子是迄今惟一发现的可以促进成体大鼠海马神经祖细胞向胶质和神经元方向分化的神经营养因子,这与自发性分化的结果相似。

2013-03-14

Plant Cell:林金星等在拟南芥中发现脂筏蛋白介导胞吞的新途径

脂筏(lipid rafts,membrane rafts)是质膜上富含固醇类和鞘脂类的微结构域,大小10-200nm,是一种高度动态的结构。目前,植物细胞脂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一些蛋白和脂类成分的分析鉴定上,而缺乏对其功能和分子机制的研究。 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林金星研究组及其合作者应用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并结合遗传学的方法,对拟南芥脂筏标记蛋白Flot1介导的胞吞过程进行了活体动态分析。

2012-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