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气候变暖或促进沙门爆发

沙门氏菌是一类相对常见的致病菌,其中的一些种类可能造成人类呕吐、发烧和腹泻等症状。而且这种菌常常因为不严格的卫生条件,而被混进食物中导致人们的食物中毒。以前有研究认为,这类菌的突然大量爆发可能与极端的天气相关,但是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验证。

2015-08-07

刘思国:禽肠炎沙门蜕疫苗及其佐剂效应研究

7月9日,由生物谷和中国医药城联合主办的"2015(第三届)动物疫苗合作论坛"在上海波斯特大酒店隆重开幕。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刘思国教授参加了此次大会,并做了题为“禽肠炎沙门氏菌菌蜕疫苗及其佐剂效应

2015-07-13

PLoS ONE:沙门引发感染的分子机制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ONE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诺维奇生物科学研究院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开了沙门氏菌组织其进行感染所需的基因表达的分子机制。

2015-06-08

Cubist启动CB-315在艰难相关性腹泻(CADA)III期临床试验

7月12日,美国Cubist生物制药公司宣布,启动CB-315在艰难梭菌相关性腹泻(CDAD)患者中实施的关键性III期临床试验,以评价其药效及安全性,并已为该研究中计划含有的2项相同的全球性试验中的第一个实验招募1例受试者。以上CB-315(250 mg,每日两次)与活性药物对照万古霉素(vancomycin,125 mg,每日四次)的两项比较试验为随机、双盲、全球性临床研究。

2012-07-16

Cell Rep:揭示促进沙门引发机体感染的关键蛋白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port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巴塞尔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在沙门氏菌代谢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特殊蛋白质,其可以激活沙门氏菌的攻击武器,并且促进沙门氏菌在机体的扩散以及增殖。

2014-05-21

Nat Genet:揭示卫生条件改善后志贺发病率为何反而增加

如今,研究人员发现几个世纪前在欧洲出现的一种细菌在全球正在扩散至经历快速发展和工业化的国家。已知随着发展中国家变得越来越工业化,导致痢疾(dysentery)的弗氏志贺菌(Shigella flexneri)感染数量在下降,而且这种下降是与人们健康、生活方式和可能最重要的是获取清洁的水相关联,但是另一种导致痢疾的细菌索氏志贺菌(Shigella sonnei)的发病率实际上却在增加。

2012-11-18

PLoS Patho:新方法可快速检测高毒力的沙门

沙门氏菌侵入人体细胞的电镜图(Credit: Rocky Mountain Laboratories, NIAID, NIH) 近日,来自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等处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检测高毒力沙门氏菌的方法,这为将来阻止食品受沙门氏菌感染提供了一定的检测方法。研究者相关的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Pathogen上。

2012-11-18

Science:免疫分子编织纳米网抓住沙门等肠道微生物

由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卫生系统(UC Davis Health System)领导的一组科研人员发现了人α-防御素6(HD6)——这是人体的天然防御系统的一个关键成分——与微生物表面结合并形成了围绕、纠缠微生物并让微生物失能的“纳米网”,防止细菌附着在肠道细胞上或者入侵肠道细胞。 该研究描述了防御素的一种全新的作用机制。

2012-11-18

推出难辨检测试剂盒cobas Cdiff Test

罗氏推出难辨梭状芽孢杆菌(C.difficile)检测试剂盒cobas Cdiff Test,用于检测粪便样本中的辨梭状芽孢杆菌。

2014-03-20

Immunity:科学家发现机体免疫系统或可促进沙门感染

一种名为白细胞介素22(IL-22)的免疫蛋白可以增强沙门氏菌的生长能力,沙门氏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其在肠道中可以抑制其它健康细菌的生长。

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