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世界上最初的细胞或许是利用温度来进行分裂的!

来自法国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表示,一种简单的机制或许是原细胞(protocells)生长和自我复制的基础,原细胞是现代活细胞的假定祖先;其是由双层膜所包裹的一种囊泡结构,有可能类似于第一个单细胞共同祖先(FUCA)。

2021-09-08

丝状蓝细菌细胞分裂-细胞分化间的联动机制研究取得进展

丝状蓝细菌(蓝藻)是地球上最早出现的多细胞生物之一。较多丝状蓝细菌如鱼腥蓝细菌Anabaena/Nostoc PCC 7120(Anabaena),可在培养基中缺乏化合态氮源的情况下,分化出可利用氮气作为氮源的、执行固氮作用的特殊细胞,称为异形胞。两个异形胞之间一般间隔10个左右的营养细胞。营养细胞执行光合作用并由此利用二氧化碳作为碳源,异形胞执行固氮作用。

2021-09-03

Cell:揭示在减数分裂中让染色体分配保持平衡的新机制

当他们修改了蛋白质CENP-C而破坏了动粒途径时,他们观察到自私的着丝粒和非自私的着丝粒之间的偏向性下降,染色体在减数分裂完成之前在细胞中更对称地排布。相反,当他们剔除了参与招募异染色质途径中的蛋白质的CENP-B时,染色体的不对称性变得更加明显,自私的着丝粒被允许让染色体偏向传递到卵子中。

2021-08-29

中国精神卫生领域迎来罕见的大手笔捐赠 陈天桥为何钟情精神健康研究

日前,天桥脑科学研究院(Tianqiao and Chrissy Chen Institute,TCCI)与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签约成立人工智能与精神健康实验室,关注如何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针对人群行为和症状的大数据,来推进全民精神健康。

2021-08-13

Journal of Psychiatric Research:发现慢性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共情与其临床症状相关

  精神病性症状和认知功能衰退是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两个核心特征。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幻觉、妄想等阳性症状,以及情感淡漠等阴性症状;认知功能衰退则同时表现在神经认知功能和社会认知功能中。共情作为重要的社会认知功能,与临床症状之间的关系仍存在较大争议。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心理健康重点实验室张向阳研究组开展大样本的横断研究,为证实慢性精神

2021-07-13

精神分裂症遗传调控研究获进展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高度遗传性的精神疾病。目前,全基因组范围内的关联研究(GWAS)已报道了200多个与精神分裂症显着相关的风险基因座,而这些基因座内的风险变异如何影响疾病发生知之甚少。为了鉴别风险基因座内的功能变异,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罗雄剑团队前期利用功能基因组学(Functional genomics)方法,鉴别到13

2021-06-05

人类缓解重症新冠肺炎的新靶点,“一不留神”或将诱发精神

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想必没有多少种疾病能比精神病(psychosis)更让人揪心,无论在中西方都将它看作是神秘力量在作祟,纷纷想要除之而后快,直到20世纪,人们才逐渐科学地正确认识这类精神疾病。作为一类复杂的脑疾病,传统观点常认为,精神病的发病原因可能与遗传、神经环路与神经发育异常等生物学因素有关,同时还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是生理-心理-社会交互作用的结果。

2021-07-22

痴呆相关精神病(DRP)新药!选择性血清素反向激动剂Nuplazid 3期疗效显著:有效预防DRP相关幻觉和妄想!

Nuplazid已被批准治疗与帕金森病精神病相关的幻觉和妄想,其独特药理学开创了一种新的药物类别:选择性5羟色胺反向激动剂(SSIA)。

2021-07-26

Plant Physiology:揭示酪蛋白激酶CK1s参与调控植物细胞分裂的新机制

 细胞是动植物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分裂是真核生物中保守而重要的生物学过程。细胞分裂异常不但会导致器官发育异常,失控的细胞周期在动物中会导致肿瘤等疾病的发生。细胞分裂受多个因子/复合体的精确调控,其中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及其抑制蛋白在细胞增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对细胞分裂及细胞周期调控机制的研究

2021-07-13

精神病新药!美国FDA批准Lybalvi(奥氮平/samidorphan):治疗精神分裂症和双相I型障碍!

Lybalvi可提供奥氮平的疗效、同时降低体重和新陈代谢的副作用,提高治疗安全性。

2021-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