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合理设计可以治疗慢性结肠炎和恢复肠道稳态

环境因素、粘膜通透性和免疫调节缺陷导致对介导多种炎症条件的肠道细菌亚群的过度免疫。活的生物治疗产品Gut-103和Gut-108经过合理设计,旨在补充IBD患者的非生物菌群中缺失或未被充分代表的功能,它们针对的是上游靶点,而不是针对单个细胞因子来阻断下游的炎症反应。Gut-103由17个菌株组成,在IBD炎症环境中协同提供保护和持续植入,预防和治疗慢性免疫介

2021-06-15

Cell Host & Microbe:肠道或和中风发生之间存在密切关联

2021年6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临床研究表明,机体中肠道微生物衍生的代谢产物氧化三甲基胺(trimethylamine-N-oxide,TMAO)的循环水平与中风风险之间存在一定关联,然而目前研究人员并不清楚肠道菌群在中风发生上所扮演的关键角色。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Cell Host & Microbe上题为“Gut micr

2021-06-17

中国科学家揭示新冠病毒与儿童体内微生物关系

新冠病毒肆虐全球已有一年半的时间,随着人们对新冠病毒的深入了解,新冠病例的治愈康复率在不断提高,不过,其康复后的后遗症也应该受到重视。曾发表在 Nature 的一篇文献指出,多数COVID-19康复者面临着众多健康问题,新冠病毒不仅仅影响着呼吸道系统,还可能长期影响着神经系统、代谢系统、心血管系统、胃肠道系统、凝血调节、肌肉骨骼系统以及总体身体健康状况等。那

2021-06-12

膳食活性成分防治食品中污染物和添加剂引起的肠道紊乱的研究取得进展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李华斌教授团队在国际食品科学顶级期刊Trends in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上发表题为“Influences of food contaminants and additives on gut microbiota as well as protective effects of dietary bi

2021-06-07

婴儿的肠道或能帮助预测其未来肥胖的风险

2021年5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肠道菌群是人体肠道的正常微生物,人体肠道中寄生着10万亿个细菌,其能影响体重和消化能力、抵御感染和自体免疫疾病的患病风险,还能控制人体对癌症治疗药物的反应。日前,一项对日益严重的儿童早期肥胖研究结果表明,婴儿机体中的肠道菌群或预示着其未来几年的体重问题。研究人员分析了婴儿机体的肠道微生物群落以及其体重指数,

2021-05-26

全球最大样本量的子宫内膜检测 (EMMA/ALICE) 中心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项目正式启动

2021 年 5 月 31 日 晚,由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发起,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共同参与的“比较基于EMMA/ALICE检测经治疗后的胚胎移植与常规的冷冻胚胎移植(FET)用于不孕妇女首次IVF/ICSI周期的随机对照试验(RCT)(国际注册号:NCT04686357,以下简称为

2021-06-01

中山大学:肠道通过激活造血NLRP3炎症体促进结直肠癌

2021年5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中山大学在CANCER RESEARCH杂志上发表了题为"Porphyromonas gingivalis Promotes Colorectal Carcinoma by Activating the Hematopoietic NLRP3 Inflammasome"的文章。牙龈卟啉单胞菌通过激活造血NLR

2021-05-27

Nat Rev Immunol:疫苗效力或是一种机体的“肠道反应” 肠道或是影响机体对疫苗免疫反应的关键因素

2021年5月31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机体对疫苗接种的免疫反应在不同个体和不同人群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上题为“Modulation of immune responses to vaccination by the microbiota: implications and

2021-05-31

Nature子刊:神奇的预言家,“肠道”竟然能预测你的死亡风险

  肠道菌群是定居在我们身体里的众多微小居民,不仅被称为人体的“清道夫”,还是神奇的预言家。近日,芬兰图尔库大学、芬兰卫生与福利研究所以及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Taxonomic signatures of cause-specific mortality risk in hu

2021-05-18

我国科学家发现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海洋微生物和酶

  记者从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了解到,该所科研团队成功获得一个能有效降解塑料垃圾的菌群,并从这个菌群筛查出能明显降解聚乙烯塑料的多个酶,这一成果近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危险材料》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超岷带领的科研团队,自2016年开始从青岛近海采集了上千份塑料垃圾样本。经过大量筛选,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在塑料表面具有很明显定殖和

2021-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