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科学家揭示端粒酶内部工作机制,在癌症、衰老中扮演重要角色

2018年6月12日讯 /生物谷BIOON /——本文亮点:为四膜虫结合端粒DNA的端粒酶的结构提供了机制上的新认知;关于其催化核心的完整结构揭示了一个叫做TRAP的新的结构单元;揭示了DNA从活性位点到端粒DNA结合p50-TEB复合物的详细途径;揭示了端粒酶RNA TRE模板-TBE在端粒DNA合成过程中的作用。图片来源:Juli Feigon, et al./UCLA/Cell端粒酶是一个R

2018-06-12

解析出端粒酶的结构使之成为可能

2018年4月30日/生物谷BIOON/---制造药物就像试图在分子水平上开锁。有两种方法可以进行。你能够随机地尝试数千个不同的钥匙,以便希望找到一把合适的钥匙。制药业一直都在这样做---有时会筛选数十万种化合物,以便观察它们是否与某种酶或蛋白相互作用。但不幸的是,它并不总是有效的---药物分子形状的数量[1]要比自从宇宙诞生以来流逝的秒数还要多。或者,就像一名顶尖的黑客,你能够利用X射线照射你想

2018-04-30

美国科学家潜心研究30年,迎来端粒酶重大突破,有望逆转衰老问题

【长期寻求的端粒酶结构为治疗衰老、癌症的新药铺平了道路。】端粒酶,因为它在癌症和衰老中的作用,长期以来一直是制药公司的目标,他们希望通过阻止它,阻止癌症不受控制的细胞生长,或者促进它创造一个青春的源泉。然而,到目前为止,酶复合物的结构一直是个谜。科学家们最终获得了rna -蛋白复合物的结构的详细描述,这是药物设计的一个突破。用低温电子显微镜(cryo-EM)测定人端粒酶全酶结构的空间填充模型。端粒

2018-04-27

表达端粒酶的肝细胞可再生肝脏

2018年4月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发现在正常细胞更新或组织损伤期间,表达高水平端粒酶的肝干细胞在小鼠中起着再生肝脏器官的作用。端粒酶是一种通常与抗衰老相关的蛋白。这些肝干细胞分布在整个肝叶中,使得不论这种损伤的位置发生在哪里,它们都能够快速地自我修复。了解肝脏的这种修复和再生的卓越能力是理解这种器官停止发挥功能(如在肝硬化或肝癌病例中观

2018-04-09

生孩子或让母亲端粒衰老11年!

2018年3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由乔治梅森大学全球和社区卫生系的研究人员完成的新研究发现和没有生过孩子的女性相比,生过孩子的女性端粒更短。端粒是我们染色体上DNA末端的帽子,可以帮助DNA复制,但是会随着时间延长而变短。过去研究已经发现端粒的长度与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关,但是这项研究是第一项检测生孩子与端粒长度关系的研究。图片来源:PD-NASA; PD-USGOV-NASA他们

2018-03-11

空气污染会缩短新生儿端粒长度

2018年1月2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项关于2004年中国铜梁火力发电站废气泄漏的相关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空气污染事件发生前出生的孩子相比空气污染治理后出生的孩子端粒酶明显较短。相关结果发表在《Environment International》杂志上。端粒是DNA的特殊结构,它能够保证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正常复制。然而,在细胞每轮复制的过程中,端粒都会一定程度缩短,导致基因组

2018-01-25

Cell:我国科学家从结构上揭示招募酵母端粒酶到端粒上机制

2018年1月28日/生物谷BIOON/---端粒是位于染色体末端的重复性DNA片段。细胞每分裂一次,它的端粒就会缩短一点。如果缺乏这些保护性的端粒,这种缩短将会破坏染色体,从而杀死细胞。在细胞中,一种被称作端粒酶(telomerase)的酶延长端粒。当胎儿细胞在早期发育期间快速地增殖时,存在于这些细胞中的端粒酶阻止DNA过度缩短,但是随后这些酶被关闭,端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缩短,这是细胞自然老

2018-01-28

研究揭示减数分裂过程中花束期端粒保护新机制

  端粒是存在于真核细胞染色体末端的一小段DNA-蛋白质复合体,对于保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控制细胞分裂周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端粒长度反映细胞复制史及复制潜能,被称作细胞寿命的“有丝分裂钟”。端粒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减数分裂前期存在一个特殊的时相——花束期。此时,端粒聚集在细胞核内特定的区域,形成类似花束的结构,其对于程序性DSB的修复、同源染色体的联会,以及同源重组的

2018-01-17

两团队合作发现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新基因

 中科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李来庚研究组与湖南亚华种业科学研究院杨远柱团队合作,发现了一个新的特异调控水稻茎秆基部节长度的基因,该基因在培育水稻半矮秆性状,提高抗倒伏能力,增加大面积水稻产量方面显示了重要的应用价值。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分子植物》。倒伏是水稻高产稳产的主要限制因素之一。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以作物矮化育种为标志的“绿色革命”主要是利用一个催化赤霉素合成

2018-01-09

研究揭示TIN2复合物参与端粒保护的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陈勇研究组、美国耶鲁大学Sandy Chang、上海交通大学雷鸣研究组合作,最新研究成果以Structural and functional analyses of the mammalian TIN2-TPP1-TRF2 telomeric complex为题,发表在Cell Research上,研究揭示了TIN

2017-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