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子刊:首先发现端粒氧化损伤可以触发细胞衰老

衰老细胞---那些已经失去分裂能力的细胞---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累积,是与年龄有关的疾病的关键驱动因素,如癌症、痴呆症和心血管疾病。

2022-07-11

新研究:手指长度竟能预测新冠严重程度

男性无名指长度较短是睾丸激素较低的标志,而雄激素睾酮与感染新冠后严重程度有关,因此手指长度比例可能会是严重新冠病毒感染和感染病毒后住院风险增加的预测指标。

2022-04-08

Adv Heal Mat:通过工程化改造神经细胞来研究健康和疾病状态下神经细胞的长度和功能之间的密切关联

来自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神经细胞的长度或与其功能之间密切相关,研究人员所开发的精确模型或能帮助研究这些细胞的结构和功能过程,从而就为理解人类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提供重要的线索。

2022-02-14

PNAS:脂肪酸链的长度或能帮助预测个体患帕金森疾病的风险

2021年12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一个人是否会患上帕金森疾病或许就是一个纳米级的游戏了,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Cell models of lipid-rich α-synuclein aggregation validate know

2021-12-14

Nature Communications:揭示微管结合蛋白NuMA通过相分离调控纺锤体长度和动态性的分子机制

 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张传茂教授实验室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题为“NuMA regulates mitotic spindle assembly, structural dynamics and function via phase separation”的工作。该项工作发现纺锤体装配因子NuMA在有丝分裂期通过液

2021-12-20

Cell Research:研究阐释人类端粒DNA合成关键分子机制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子模拟与设计研究组研究员李国辉团队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精准医学研究院教授雷鸣、武健团队等合作,在人类端粒DNA合成关键分子机制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端粒是位于真核生物染色体末端的DNA-蛋白复合体,用于保护染色体在细胞分裂过程中的完整性。端粒的DNA会随着细胞的每次分裂而逐渐缩短,一旦染色体末端端粒D

2021-12-02

Circulation:线粒体中的端粒酶反转录酶或能保护人类抵御心肌梗死等疾病发生

2021年10月29日 讯 /生物谷BIOON/ --端粒酶的催化亚单位—端粒酶反转录酶(TERT,Telomerase Reverse Transcriptase)在机体心血管系统中具有保护性功能,TERT不仅存在于细胞核中,还存在于线粒体中;然而,研究人员并不清楚细胞核或线粒体中的TERT是否与他们所观察到的心血管保护性角色有关,而且目前缺少合适的工具来

2021-10-29

Science子刊:揭示一种调节癌细胞端粒维持长度的新机制

2021年7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端粒是由非编码DNA组成的染色体末端。当正常细胞分裂时,它们的端粒会变短,直到细胞不能再分裂。然而,癌细胞可以保持其端粒的长度,通过激活两种过程---端粒酶或端粒延伸替代(alternative lengthening of telomeres, ALT)通路---中的一种来无限期地延长其寿命。在一项新的研究中

2021-07-31

J Crohns Colitis:从肠上皮细胞端粒角度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新方法

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结肠慢性炎症性疾病。在严重或长期病例中,肠上皮细胞端粒缩短已有报道。然而,其对UC发病机制的影响尚不清楚。为此,作者使用我们最初建立的长期器质性炎症模型来评估端粒缩短。本研究首次揭示了端粒缩短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羟基积雪草苷(MD)可能是一种超越内镜黏膜愈合的UC治疗的新候选方法。图片来源:https://pubmed

2021-07-26

PLoS Genet:揭秘参与肿瘤形成过程的端粒被调节的分子机制

2021年3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LoS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西班牙国家癌症研究中心(CNIO)等机构的科学家们在阐明端粒在癌症发生过程扮演的关键角色的研究上取得了重大进展,端粒是染色体末端的特殊结构,其会随着细胞衰老而不断缩短。文章中,研究人员率先提出,端粒蛋白复合体(shelterins)或有望

2021-03-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