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ASEB Journal:逆转生命时钟,延长细胞端粒
美国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科学家们最近声称他们将编码TERT的mRNA改造后送入人体细胞内后,发现端粒得到了快速而有效延长。
GENE DEV:钝性末端端粒亦可保护染色体末端
7月18日,GENE DEV杂志在线报道,在被子植物中科学家发现不同于以往认识的钝性末端端粒保护结构。 单链端粒DNA突出结构,被认为是进化上保守的基本结构元件,发挥保护染色体末端的重要功能。以前人们认为,此DNA突出结构在端粒部位的形成,由前导链机制复制导致。此过程涉及一种机制尚不清楚的DNA复制后钝性末端处理。
日本将与美国合作量产生物燃料 可作为汽油替代品
据《日本经济新闻》5月27日报道,日本一家公司将于2014年在美国开始生产作为汽油替代品的新一代生物柴油燃料(BDF)。由于无需使用大豆等食用谷物,该燃料成本比以往降低3成,产品将销售给美国石油巨头。生物柴油燃料作为替代化石燃料的能源备受期待,但由于谷物行情易于波动,原料稳定供应非常困难。该公司开发了无需使用粮食即可提取生物柴油燃料的技术,今后还将在亚洲拓展业务。
PLoS Genet:揭示酶ATRX在端粒选择性延长途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缺乏ALT的细胞系(顶行)表明辐照诱导的DNA损伤24小时之后,几乎完全消失。相反,12个ALT细胞系(底行)中的11种在一天之后,仍然保持着相当大比例的辐照诱导的DNA损伤部位。 癌细胞是永生的,这是因为它们能够躲避阻止细胞不受控制增殖的故障保护机制(failsafe mechanism)。
Arch Neurol:端粒长度缩短与痴呆症和死亡风险相关联
根据一篇于2012年7月23日在线发表在Archives of Neurology期刊上的论文,在老年人群中,端粒长度缩短与他们患上痴呆症和死亡的风险相关联。 来自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内外科医生学会(Columbia University College of Physicians and Surgeons)的Lawrence S. Honig博士和同事们在一项基于社区的衰老研究中...
PLoS One:揭示焦虑症、过早衰老与染色体端粒的缩短直接相关
2012年8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焦虑症和过早衰老相关吗?近日来自布莱根妇女医院(BWH)的研究者揭示了,常见形式的焦虑症比如我们常见的恐惧性焦虑,在中年和老年妇女中,这种焦虑症和端粒的缩短有关。这项研究揭示了恐惧性焦虑或许是加速衰老的风险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近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JACS:一种聚合物纳米膜或可替代蛋白质水化膜
蛋白质要保持正常的生物机能,其表面由水分子形成的水化膜十分重要。法国国家科研中心日前发表公报说,一个国际研究小组证实,一种聚合物纳米膜拥有和水化膜类似的特性,能够维持蛋白质活性。相关研究报告已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杂志》( Journal of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网络版上。
Cell:揭示将端粒酶运送至染色体末端的机制
干细胞是特别的。它们存在于肌肉、皮肤、器官和骨组织之中,并且能够等待几年或几十年的时间,直到它们被激活来替换受损或丢失的组织。它们长寿的一种秘密在于一种被称作端粒酶的酶,这种酶能够让限制其他细胞寿命的分子时钟(molecular clock)不停歇地滴答运转。这种细胞青春之泉阻止我们的染色体渐近性缩短。但是端粒酶的存在也是一把双刃剑:确保干细胞寿命长的端粒酶活性也能够让癌细胞长时间地分裂。
科学家将转基因蓝藻成功转变成能源 或替代乙醇
据国外媒体报道,来自瑞典皇家理工学院(KTH Roy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人员近来采用蓝绿澡、阳光、二氧化碳以及细菌生产出了丁醇,该物质为碳水化合物,可作为机动车的燃料。 可作能源使用的丁醇具有很大的优势,因为它的原料丰富并且可再生,并且丁醇的产量潜力巨大,比用玉米和蔗糖生产乙醇效率高出20倍左右。
PNAS:揭示端粒酶招募新机制
来自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aylor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揭示了一个细胞周期依赖性端粒酶招募新机制。这一研究发现有可能促使开发出癌症或其他疾病的特异性性靶向治疗新策略。相关论文发表在3月18日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