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完成基因组结构变异检测基准测试
研究成果提供了当前小麦基因组检测结构变异的最优分析流程,并证明了低覆盖度PacBio HiFi三代测序检测结构变异的能力,为大规模群体的结构变异研究提供了理论与技术支持。
2024-09-17
研究人员构建SAM关键homeobox基因调控网络解析玉米株高发育的分子机制
为构建组织特异性动态调控网络,基于黄化幼苗叶片ATAC-seq和tsCUT&Tag数据,团队设计并训练了一个机器学习模型,以预测SAM组织的调控位点。
2024-10-12
科研人员描绘小鼠胆汁淤积损伤与再生的时空转录图谱
该研究利用高精度大视场时空组学Stereo-seq和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技术DNBelab C4,系统描绘了小鼠胆汁淤积损伤与再生的时空转录图谱。
2024-04-18
研究人员提出化学分子识别病理蛋白聚集可塑性新观点
该工作探讨了化学分子对病理蛋白聚集体不同polymorphs的结合特性,揭示了小分子在识别与结合不同polymorphs时的高度可塑性与适应性。
2024-09-22
科研人员阐明脊髓发育早期微环境对神经再生的作用
研究利用多组学技术,描绘了脊髓细胞外基质(ECM)随发育进程的动态变化,并阐明了发育早期的脊髓ECM蛋白在调控脊髓神经干细胞和脊髓类器官中的重要作用。
2024-04-08
科研人员通过构建拟南芥十二重突变体揭示雌蕊顶端命运决定的分子机制
该成果不仅阐明了TCP转录因子在调控雌蕊顶端命运中的重要新功能,还揭示了其分子作用机制,即TCP4和CRC共同表达在雌蕊顶端,TCP4独立或与CRC形成复合体促进NGA基因的表达。
2024-04-21
科研人员揭示共情行为性别差异的神经机制
研究发现,在目睹同伴经历疼痛时,同伴的体液气味在雌雄小鼠中激活了不同的神经环路;在雌性小鼠中激活的PiC→PrL环路引起共情性社交亲近行为;在雄性小鼠中激活的PiC→MeA环路引起共情性自我梳理行为。
2024-03-31
科研人员揭示海绵共生微生物群系对海洋酸化与升温响应的分子机制
海绵共生微生物群系对海绵全功能体在不断变化的海洋环境中的生存与健康至关重要,同时也是海绵驱动海洋元素循环的主要参与者。
2024-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