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科学家如何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来加速人类疾病的研究?

近几年来,科学家们开始在临床试验中使用基因编辑技术来改善患者多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并取得了很多研究成果,那么近期又有哪些亮点研究值得一读呢?本文中小编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整理,分享给大家!【1】Nature:重大突破!无需病毒载体,利用电穿孔成功对人T细胞进行CRISPR基因编辑doi: 10.1038/s41586-018-0326-5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不使用病

2018-07-16

Nat Biotechnol:科学家成功利用基因编辑技术降低猕猴体内有害胆固醇的水平 有望进入人类临床试验

2018年7月1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Biotechnology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宾夕法尼亚大学Perelman医学院的研究人员通过对猕猴进行研究发现,利用基因编辑使其机体中名为PCSK9的蛋白失活或许能够有效降低猕猴机体的胆固醇水平,这项研究中研究人员首次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对大型动物模型进行研究发现了与临床疾病相关的基因表达水平的降低,基于本文

2018-07-12

科学家如何利用冷冻电镜技术阐明主要药物靶点之间的相互作用?

2018年6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首次对人体大型细胞通信网络的两大关键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直观性地研究,该研究有望帮助研究人员开发出治疗偏头痛和癌症等一系列疾病的副作用较小的高效疗法。文章中,研究人员利用了一种新型的原子分辨率成像技术揭示了,名为视紫红质的G蛋白偶联受体(GPCR)能绑

2018-06-25

中科院科学家建立器官特异性血管遗传靶向技术

5月15日,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周斌研究组在国际学术期刊Circulation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Genetic Targeting of Organ-Specific Blood Vessels 的最新研究成果。该项工作建立一套新的遗传操作系统以实现更加精确的遗传靶向,可用于基因敲除和过表达,并成功构建了心脏冠状动脉特异性Cre(CoEC-Cre)和大脑血管特异性Cre

2018-06-09

Sci Rep: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治疗艾滋病

2018年5月24日讯 /生物谷BIOON /——CRISPR/Cas9系统为编辑HIV-1病毒基因组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潜力的工具,近日来自日本神户大学医学院感染疾病中心及健康科学研究生院国际卫生系的研究人员设计了一种RNA引导的CRISPR/Cas9以靶向HIV-1调节基因tat和rev,其中的引导RNAs(gRNA)都基于CRISPR的特异性设计,其靶向的序列在6种主要的HIV-1亚型中都保守存

2018-05-24

多项研究解读科学家如何用最新技术治疗卵巢癌!

2018年4月30日讯 /生物谷BIOON /——卵巢癌是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癌症之一。本文中,小编为大家总结了最新的卵巢癌研究进展,给大家展示科学家们如何用最新科学技术应对卵巢癌。【1】Science子刊:一种新型卵巢癌疫苗前景光明DOI:10.1126/scitranslmed.aao5931卵巢癌是一种特别难以治疗的疾病。它通常在较晚阶段被诊断出,而且即使在接受外科手术移除和化疗之后,大约85

2018-04-30

中国科学家利用新技术产出高水平抗疟疾化合物

【中国灌木生产出高水平的抗疟疾化合物】青蒿素是一种有效的抗疟疾化合物,由中国的灌木蒿自然产生,通常被称为青蒿。然而,目前这种植物叶子中产生的青蒿素含量较低,并不能满足全球的需求。4月24日发表在《分子植物》杂志上的一项研究中,中国的研究人员报告了a . annua的高质量的基因组序列,以及他们对这些信息的使用,基因表达数据,以代谢产生高水平的青蒿素。“世界上将近一半的人口面临着疟疾的危险,我们对青

2018-04-27

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将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等前沿技术

小编推荐会议:2018(第九届)细胞治疗国际研讨会日前,中共中央、国务院日前批复了《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中,《纲要》在明确的产业发展重点章节指出,将率先发展脑科学、细胞治疗、基因工程、分子育种、组织工程等前沿技术,培育生物医药和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加强重大疾病新药创制。实施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化示范工程、医疗器械创新发展工程、健康大数据与健康服务推广工程,建设世界一流的生物技术与

2018-04-25

Nat Genet:科学家改进基因编辑技术CRISPR 有望加速细胞基因组的编辑

2018年4月11日 讯 /生物谷BIOON/ --CRISPR作为一种强大的基因编辑工具,其能够帮助科学家们以惊人的精确度对DNA进行修剪,但追踪这些改变对基因功能的影响常常比较耗时,研究人员当前仅能一次对一种编辑进行分析,而这个过程需要花费数周时间。图片来源:www.phys.org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科学家们通过对CR

2018-04-11

Sci Rep:科学家或能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来评估人类的生物年龄

2018年4月10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Scientific Report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莫斯科物理技术学院等机构的研究人员通过表示,从可穿戴设备上获得的体力活动数据或能用来产生指示机体老化和虚弱的数字生物标志物,这一突破性的论证或许揭示了新兴市场的潜力,即将传感器同人工智能技术(AI)相结合来持续监测人群的健康风险,并向医疗保健提供者及时反馈相关的信息或

2018-0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