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家发现,长期运动会促进肾脏产生更多能抗炎抗衰的甜菜碱,补充甜菜碱也能有效保护多器官衰老
作为首个被确认的机制明确的内源性运动模拟物,甜菜碱在低剂量下就能表现出不错的抗衰作用和良好的安全性,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潜在抗衰策略。
2025-07-31
科学家发现,呼吸道病毒感染引发的炎症和IL-6会诱导休眠散播性癌细胞表型转变,诱发乳腺癌肺转移
以上观察强调了呼吸道病毒感染对癌症幸存者的巨大威胁,在流感季对缓解期癌症患者进行随访/筛查或成为一种有必要考虑的临床决策。
2025-08-04
Cell Death Dis:科学家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开发出首个人类胎盘类器官,有望揭示ACE2的关键角色和作用
本研究揭示了基因编辑的胎盘类器官如何帮助科学家们更好地理解ACE2在妊娠健康中的关键作用。
2025-02-26
STTT: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团队首次发现,GM-CSF或能逆转钙结合蛋白S100A1介导的免疫抑制!
肿瘤内源性的钙结合蛋白S100A1是导致免疫微环境“变冷”的重要调控因子,可作为免疫治疗的疗效预测标志物。
2025-03-23
科学家发明“脂肪操纵疗法”,改造出可竞争代谢营养物抑癌的脂肪类器官
将脂肪类器官植入到四类不同肿瘤模型小鼠的肿瘤旁,就使肿瘤体积相比对照组缩小了50%以上,且癌细胞不仅增殖速率下降,凋亡速率也显著上升,同时肿瘤微血管密度明显下降。
2025-02-06
科学家基于全球数据揭示未来25年内的5大心血管疾病可变因素,男性和中低收入地区负担更重
这项研究预测了未来几十年心血管疾病相关的主要可调节风险因素的变化趋势。研究表明,高收缩压将继续是心血管疾病负担的主要驱动因素,而高BMI对心血管健康的负担也在快速持续加重。
2025-08-06
德国科学家发现,两种血检模型可从胰腺病变人群中精准排除没患胰腺癌的人,性能优于CA19-9
该研究验证了,在PDAC高危人群中,两种基于血浆代谢物特征的生物标志物诊断模型在排除PDAC的诊断性能方面显著优于CA19-9。
2025-05-26
中国科学家建立最大胰腺癌类器官库,首次证实他汀可改善胰腺癌化疗耐药问题,超7成晚期患者或可获益
研究者在患者的现有治疗方案中增加阿托伐他汀(80 mg/天),37名患者完成了治疗,其中26例(70.3%)在阿托伐他汀治疗1个月后肿瘤标志物下降超过20%,显示出对治疗的响应,肿瘤大小显著缩小。
2025-08-17
科学家发现,大豆皂苷的肠菌代谢物会增加药物代谢酶表达,致PI3K抑制剂过快代谢
CYP3A催化C-羟基化反应,此前都认为这一过程不是alpelisib的主要清除途径,但是研究者在食蟹猴中的药代动实验发现结论正相反,看来之前的观点要更新了。
2025-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