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跨膜传输脱水合机制研究中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曲久辉团队,与耶鲁大学教授Menachem Elimelech研究组、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合作,在水合离子跨膜传输脱水合机制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研究成果以In Situ Characterization of Dehydration during Ion Tr
研究人员揭示黑素皮质素受体1钙离子介导激素识别的分子机制
中国科学院上海药物研究所研究员徐华强课题组联合研究员王明伟课题组,在Cell Research上发表了题为Structural mechanism of calcium-mediated hormone recognition and Gβ interaction by the human melanocortin-1 receptor的研究论文。研究人员利
高灵敏柔性离子凝胶压感皮肤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上海交大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机器人研究所朱向阳教授、谷国迎教授团队联合美国卡耐基梅隆大学的Carmel Majidi教授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提出了一种高灵敏的柔性离子凝胶压感皮肤,利用超高电容机理,实现了超宽的压力检测范围、快速响应时间、高电容基线(nF-μF级)和高信噪比,在生理信号监测、多点传感阵列、残疾人软体假肢手触觉反馈等
独特阳离子羟丁酸疗法Xywav获FDA批准上市
美国食品与药物监督管理局(FDA)宣布,已批准爵士制药(Jazz Pharmaceuticals )公司的独特阳离子羟丁酸疗法Xywav\?(钙、镁、钾和羟丁酸钠)口服液上市,用于治疗成人特发性嗜睡症。这是FDA批准的首个用于治疗该类疾病的药物。“Xywav 获批新适应症意义重大,因为 FDA 从未批准过特发性嗜睡症药物。”FDA 药
Cancers:新型液体活检技术或能对小至0.2立方米的神经胶质瘤实现快速高效检测
2021年8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由于脑癌的非特异性症状,比如头痛或记忆力改变等,神经胶质瘤(gliomas)通常并不会被发现,直到其变得更大或者等级更高的时候才会被诊断出来;这往往就会降低患者获得良好临床治疗结局的可能性;因此,对脑瘤的早期检测和诊断对于改善患者的治疗结局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而且还能帮助临床医生采取早期的外科治疗和疗法。近
Nat Commun:高清晰度离子束成像的生物分子亚细胞定位和药物分布
分子实体的相互作用能够驱动其在生物系统的功能。当目前对细胞功能的理解缺乏临床应用时,就需要能够在更自然的环境中更精确地分析细胞内的细胞生物分子成分的技术。
90后吴建平解析精子阳离子通道复合物三维结构
受精是精子和卵子的结合,是孕育新生命的基本的生物学过程。精子阳离子通道(CatSper)是精子运动和生育所必需的。受精过程中的几个关键步骤,包括精子超激活、顶体反应和精卵融合,都受到Ca2+信号的调节。精子特异的阳离子通道CatSper主要定位于成熟精子鞭毛的主体部分,负责受精过程中多种依赖Ca2+的生理反应。CatSper介导的Ca2+信号启动酪氨酸磷酸化
Nature Communications :肿瘤液体活检研究获进展
癌症已成为对人类生命健康的危险之一,死亡率和发病率持续升高。液体活检作为新兴的肿瘤诊断技术,因其无创性、敏感性、操作便捷等优势受到关注。液体活检使用的生物标记物主要有循环肿瘤细胞(CTCs)、细胞外囊泡(EVs)和循环肿瘤DNA。循环肿瘤细胞是一类从肿瘤部位脱落进入外周血液循环系统的癌细胞。研究表明其与癌症病人的肿瘤转移、癌症复发、治
FDA最新建议:ctDNA液体活检在这一方面仍需着力改善
ctDNA 液体活检目前是精准肿瘤学应用研究中的热点,主要通过检测血液中游离的循环肿瘤细胞(CTCs)或者循环肿瘤DNA片段(ctDNA)等物质来对癌症疾病做出诊断。其原理在于肿瘤细胞在经历凋亡或坏死等阶段时会释放DNA片段进入血液循环系统中,而这些DNA片段往往包含了肿瘤的体细胞突变,同时其丰度与肿瘤的大小和阶段紧密相关。相较于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