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Science & nature:“人造人”违反社会伦理
艾斯罗马(Asilomar),这个词可能在一般人脑海中浮现的是美国加州美丽的海滩。而在生物学家脑中恐怕就是另一幅景象了。
英报告呼吁国际社会对抗生素耐药性问题予以重视
3月11日,英国推出《首席医务官年度报告》第二卷,将目标瞄向了日益严重的感染和抗生素耐药性问题。报告指出,疾病的不断演进和耐药性不断增强,使得人类面临的健康威胁越来越大。呼吁政府在鼓励研发新药物的同时,重视抗生素的使用状况,使用更卫生的手段预防感染的发生,并尽可能地减少病人服用抗生素的数量。
首个白蚁基因组被成功破译 为社会性昆虫进化研究提供新线索
与蚂蚁和蜜蜂一样,白蚁也是社会性昆虫的一员。在白蚁的社会等级和生殖分工中,仅有少数的个体(称作蚁后和蚁王)拥有生殖能力,其它个体(工蚁和兵蚁)则从事觅食、保育或者防御等非生殖类的工作。社会性的群体生活
Zool Scrip:朱朝东等在两个跳虫种团分化和南北地理隔离研究中获进展
秦岭-大别山山脉-淮河主体东西走向。它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东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线,也是气候、农业、人文分界线或自然过渡带。中国东部人类活动交流频繁,且地势差异尤其在东部平原区相对有限。学界认为这条南北分界线
PNAS: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4月9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ocial enviro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regulatory variation in the rhesus macaque immune system,”,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科研人员发现社会地位可能直接影响猕猴群的免疫基因的表达。
Nat Commun:白蚁基因组揭示了社会组织的遗传基础
本期Nature Communications报告了湿木白蚁的完整基因组序列。这项研究显示,基因可能曾影响了白蚁种群中复杂社会结构的发展,同时它也为这些基因在白蚁和密切相关的物种中是怎样演化的提供了见解。
2014中国科学院科学与社会系列报告发布
3D打印渗透多个制造领域、石墨烯应用展现超凡前景,人造器官开发步伐加快……中科院最新发布的《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介绍了当前国内外高技术研究前沿热点与新进展。由《2014高技术发展报告》《2014科学发展报
全球阿尔茨海默病2011年报告:及早诊断对健康、经济和社会有益处
p{text-indent: 2em;} 纽约和伦敦2011年9月13日电 /美通社亚洲/ -- 呼吁各国家为及早诊断和干预提供支持 国际阿尔茨海默病协会 (Alzheimer's Disease International, ADI) 今天发布的《全球阿尔茨海默病2011年报告》(World Alzheimer Report 2011) 显示...
PNAS:光遗传学工具揭示出蝇的社会行为
一项研究说,一种准确控制自由运动的果蝇的行为和神经活动的自动化技术可以让科研人员系统地测绘果蝇脑的社会记忆回路。社会互动对于实现诸如吸引配偶等重要的需求具有关键作用。但是人们对于根据社会互动学习形成记忆的能力背后的神经回路几乎没有了解。
Cell:樊圃等揭示生殖隔离的分子机制
2013年7月3日,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博士学位研究生樊圃为第一作者在国际著名学术刊物《细胞》(Cell)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发表论文,揭示了黑腹果蝇识别其它物种果蝇的生物学机制,鉴定出参与该行为的感觉受体、化学分子和相关神经回路。樊圃等的论文题为“抑制黑腹果蝇与其他种属交配的遗传和神经机制”,同期《细胞》还发表了耶鲁大学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John Carlson对该文的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