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Xiaoting Wu团队揭示社会效价的神经生物学基础,为改善孤独症等精神障碍提供了潜在靶点

首次阐明了社会效价的神经机制,初次揭示出个体对社交对象正面或负面印象评估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并发现神经调质血清素和神经降压素可分别调控正性社会效价和负性社会效价。

2025-05-06

Science:早期生活中的偶然性(运气),或通过社会竞争的放大作用,对个体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这项研究表明,早期生活中看似微不足道的偶然事件,可能通过社会竞争的放大作用,对个体未来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2025-01-11

国人最新研究:独生子女成长环境会影响大脑结构与功能,独生子女记忆力、语言能力、亲社会能力等表现更佳

独生子女成长环境(GWS)对成人大脑和行为表型有直接和间接影响,且大多关联由可改变的成长环境因素介导。

2025-04-15

两项研究:孤独感会让人更易做噩梦,但轻度孤独活动如玩游戏、独自看电影等,能促进精力恢复、维持社会联系感

不要害怕孤单,偶尔给自己一些独处的时间,无论是沉浸于一本好书,还是静静地欣赏一部电影,这些时刻都可以成为你充电的机会。

2025-01-07

女性及25岁以下年轻人是当今社会最不快乐人群

如今,不幸福感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下降,尤其是对于女性以及25岁以下的年轻人,他们承受了更多的心理压力和不满。

2025-01-14

Nature Medicine 脑龄预测模型:如何利用EEG和fMRI发现大脑老化背后的社会因素

该研究展示了脑龄差异模型在不同地区和群体中的应用潜力,特别是在全球健康不平等问题日益突出的背景下,它为理解和干预大脑老化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框架。

2024-09-03

资本向新·产业向质,2024融中夏季峰会在京盛大举办

7月8日—11日,2024融中夏季峰会于北京四季酒店盛大举办。

2024-07-15

PNAS最新研究:名字作为一种长期社会标签,通过社会期望和自我认同,逐渐影响面部外貌

这篇文章强调了名字可能影响个体的面部特征发展。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名字和长相之间的关系。它让我们意识到,我们的样子可能不仅仅是遗传的结果,还可能是我们社会互动和个人经历的产物。

2024-08-04

JAMA子刊:社会经济地位向上转换与老年时期的痴呆症风险下降34%有关

研究显示,社会经济地位转换介导了其他痴呆症潜在风险因素的发展,包括生理因素和生活方式行为、合并症,及社会因素。

2024-06-15

科学解读:超雄基因并非犯罪基因,也没有反社会倾向,多一条Y染色体却会让患者自己很受伤

这里,我们还是要来谈谈这种长期以来一直饱受争议染色体异常。

2024-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