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4月9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了国外研究人员的最新研究成果“Social environment is associated with gene regulatory variation in the rhesus macaque immune system,”,文章中,研究者表示社会地位影响猴子的基因表达。 科研人员发现社会地位可能直接影响猕猴群的免疫基因的表达。
Nature封面:社会奖赏编码的神经机制
本期封面所示为进行社会性游戏的巢鼠(禾鼠)。人们此前一直不知道社会奖赏编码背后的神经机制,尽管需要增强适应性社会互动来在整个演化过程中始终保持这样的行为。Robert Malenka及同事在本文中报告说,在小鼠伏隔核中,肽激素“后叶催产素”对于向“中等多棘神经元”上的激发性传输的社会性增强和一种形式的突触前长期抑制来说都是所必需的。
社会性蜘蛛行为可能影响劳动分工
一项研究发现,在一个社会群落中的有不同行为倾向的蜘蛛表现出了对各种任务的不同的偏好和熟练程度。在社会生物群体内部的基于形态或生理特征的劳动分工已经得到了充分记录,但是行为倾向的差异是否影响个体执行的群体任务,这仍不清楚。
中信国健王俊林:日常点滴汇聚企业社会责任
5月16日,上海中信国健药业股份有限公司首次面向公众发布《2012年年度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作为民族药企,中信国健以开放、透明、积极的姿态向社会公开承担社会责任。中信国健总经理王俊林先生在报告致辞:“历经十余年的发展,中信国健已成功建立了国内领先的抗体药物开发和产业化生产平台,这种领先不仅体现在强大的科研能力和销售业绩上,更体现在对中国市场的前瞻性思考和企业社会责任的持续关注上。
过程控制为上,社会责任心次之。
近期王志国论文撤稿事件有了新进展,王志国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论文事件是有人在专门整我们”。王志国总结经验教训主要是实验室管理不到位,另外人心不古,过份轻信实验室工作人员。究竟谁在造假,目前看来暂无定论。这件事显然再次为学术界敲了一次警钟!几乎所有实验室负责人都会反复思考,如何让实验室工作人员不做假?如何保持最原始的实验数据和图表并保证其真实性。
国家标准《食用植物油》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Primatol:西黑冠长臂猿社会行为研究取得进展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蒋学龙研究组博士研究生管振华、助理研究员黄蓓首次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法(Social Network Analysis)分析了相邻两个一夫二妻制群体的理毛行为。
Science:蜂群具有类似于人类的社会性行为
12月8日,《科学》(Science)期刊上刊登的一项研究"Stop Signals Provide Cross Inhibition in Collective Decision-Making by Honeybee Swarms"表明:当寻找房子时,蜂群使用抑制信号,这一点类似于人类大脑做决定的过程。 对于蜜蜂而言,没有一个地方算得上家,每年,它们都必须找到新住址。
PNAS:社会性黄蜂可识别各自的脸孔
雌的Poliste fuscatus纸巢黄蜂有独特的面孔能用于个体识别 据发表在新一期PNAS(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文章报道,与多个蜂后生活在公社性群体中的纸巢黄蜂可识别各自的脸孔。这种能力与该黄蜂的区别形状和图案的较为一般的能力是分开的;它看来是各种谱系的包括人在内的社会性动物独立演化而成的一种专门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