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半世纪致力改良松树品种 碳储存能力大幅提高
为更大程度地发挥植物在碳吸收和碳封存方面的作用,美国研究人员经过半个多世纪努力,不断改良松树品种,提高其吸取大气中二氧化碳的能力,终于取得明显成效。 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从1968年到2007年,美国东南部地区种植的改良型火炬松的树木产量增加了17%,而其吸收二氧化碳的能力也相应地提高了13%。在这40年里,火炬松的品种被改良了三次。
阿凯迪亚生物科技公司采取进一步举措帮助农民通过减少使用氮肥获取碳信用额
全球温室气体 (GHG) 排放物的第二大产业来源即是农业,而氮肥的使用则是形成这些排放物的主要因素。尽管如此,大多数鼓励采用低碳实践和技术的努力却都忽略了农业。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的清洁发展机制通过允许发展中国家获取碳信用额以鼓励减排,获取的碳信用额可进行交易和卖给工业化国家。
美国2010年温室气体排放量增3.2%
美国环保署4月16日发布的报告说,因为经济复苏以及夏季高温带来的电力需求增加,美国2010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比2009年增加了3.2%。 报告显示,2010年美国6种温室气体——二氧化碳、甲烷、氧化亚氮、氟烷、全氟化碳以及六氟化硫的总排放量相当于68.2亿吨二氧化碳,高于2009年的66.1亿吨,但仍低于2007年的72.5亿吨。1990年至2010年间,美国温室气体排放量最高的年份是2007年。
Chinese Sci Bull:左昕昕等发现碳封存新方式--植硅体碳
日前,《科学通报》杂志刊登了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左昕昕博士与吕厚远研究员共同撰写的"Carbon sequestration within millet phytoliths from dry-farming of crops in China"研究论文,该研究以我国北方旱作农业典型农作物黍、粟为研究对象,测定了其各自的植硅体碳含量及植硅体碳封存速率...
Nature:冻土层解冻释放的碳对气候影响严重
适逢联合国气候变化会议在南非德班召开之际,一份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的论文"Climate change: High risk of permafrost thaw"表明,永久冻土层解冻所造成的气候变化威胁比原先估计的更严重。永久冻土层解冻会释放出贮存在土壤中的碳。 科学家说,到2100年,永久冻土层解冻所释放出的碳总量可能是“原先报道的1.7至5.2倍”,具体取决于地球表面温度上升的速度。
葡萄酒渣喂奶牛 可提高牛奶品质降低碳排放
英国《每日邮报》官网报道,近日,澳大利亚科学家研究发现,用葡萄的根茎皮以及葡萄酒酒渣喂食奶牛不但可以提高牛奶质量,而且还可以极大的减少甲烷等温室气体排放量。 近年来麦当劳等公司都投入大量的资金试图减少奶牛的甲烷排放量。研究人员给奶牛喂食葡萄渣后,甲烷排放量降低了20%,挤奶量增加5%,同时牛奶内的健康脂肪酸含量比普通奶牛高出6倍,这种健康脂肪酸可帮助人们保护心脏,对抗癌症、糖尿病和关节炎等疾病。
东芝与1MDB将携手将碳离子放疗系统引进马来西亚
东芝公司(Toshiba Corporation)和马来西亚政府全资所有的战略发展公司1Malaysia Development Berhad (1MDB)今天签署了一份谅解备忘录(MoU)。依照该谅解备忘录,双方将探索将东芝的碳离子放疗系统引进马来西亚。
J Plant Growth Regul:箭竹碳氮代谢对干旱胁迫的耦合响应
箭竹是大熊猫主要的食料来源,也是亚高山针叶林下层优势种群,在水源涵养、水土保持、养分平衡等生态功能发挥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箭竹作为一种浅根系植物对水分需求高,对干旱十分敏感。在干旱年份常会遇到箭竹出笋少或不出笋以及竹叶脱落甚至提早开花死亡的现象。因此,干旱在严重影响箭竹生长发育的同时,更使国宝大熊猫面临缺食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