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砷毒性机制及其缓解策略提升稻米安全品质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水稻品质遗传改良创新团队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杂志在线发表了题为“Inorganic Arsenic Toxicityand Alleviation Strategies in Rice”的评述性文章,为水稻低砷积累种质创制与分子设计育种、低砷稻米安全生产技术集成应用等稻米安全品质方面提
海草不同生活史阶段对痕量元素铜和镉胁迫响应及解毒机制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杨红生课题组在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rogrammed responses of different life-stages of the seagrass Ruppia sinensis to copper and cadmium exposure的最新研
研究揭示锰元素/锰离子在肿瘤免疫中的关键作用
8月24日,北京大学生命学院/北大-清华生命科学联合中心蒋争凡教授课题组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生物治疗科韩为东教授团队合作在国际著名杂志Cell Research以Research Article的形式在线发表了肿瘤免疫领域的最新成果“Manganese is critical for antitumor immune responses v
环境因子影响沉水植物砷吸收与代谢研究取得进展
火山喷发、化石燃料燃烧、农药化肥使用等自然和人为因素的作用,导致水环境砷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对人类健康及生态系统稳定与发展构成威胁。植物修复成本低、效果显着、便于操作而被广泛应用。植物对砷的吸收与代谢能力对植物修复起关键作用,沉水植物具有较高的砷积累能力,是一种具有潜力的砷污染修复植物。环境因素对植物砷吸收与代谢过程发挥作用,研究环境因素对植物砷吸收与代谢作用
微氧条件土壤中微生物亚铁氧化耦合砷固定过程研究获进展
微生物驱动亚铁氧化过程在水稻土中十分普遍,形成铁氧化物表面正电荷丰富,可作为有效的吸附剂固定土壤中的重金属。近中性环境中,亚铁极易被氧气氧化,因此亚铁氧化过程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厌氧条件下。但水稻土环境条件特殊,存在周期性的氧化还原作用,在水稻土中能形成大面积的微氧区域。只有在微氧条件下,中性微氧亚铁氧化菌才能抗衡氧气的竞争,进行有效的微生物亚铁氧化和代谢过程。微氧亚铁氧化菌能利用氧气作为电子受体将亚
溶解性有机磷促进铜绿微囊藻砷累积与转化研究获进展
砷作为A类致癌物在湖泊水体中主要以砷酸盐(As(V))形态存在,其与正磷酸盐相似的化学性质,使其在生物体内的迁移受环境中磷酸盐的调控。磷作为水生态系统的限制性因子之一,主要以无机态的正磷酸盐和聚磷酸酯、磷脂、核酸、磷蛋白和磷酸糖类等有机磷形态存在。近年来通过政府管控,水体外源性磷供给减少,由于内源性磷含量较高且较难清除与控制,使得其对水体富营养化的作用凸显。有机磷作为内源性的主要磷组成,亦可被微藻
土壤动物肠道中砷转化微生物及其代谢研究取得进展
砷是一种广泛分布且毒性较强的环境污染物,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大量砷制剂通过工业排放、畜牧养殖及农业生产等途径进入农田土壤系统,不仅对土壤作物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甚至通过食物链对人和动物的健康构成威胁。蚯蚓是土壤生态系统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生物多样性储存库,经常被用做评价土壤健康水平和质量的生物标志物,在有机物降解、营养元素的循环和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方面起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土壤动物肠
氮元素影响与茶叶风味相关的代谢产物积累模式调控多组学研究获进展
茶起源于中国,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也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茶产业已经成为我国国内消费和出口创汇的重要经济支柱之一。在实际生产中,合理使用氮肥不仅能够增加茶叶的产量,而且能够提高茶叶中氨基酸、嘌呤类生物碱等化合物的含量,改善茶叶品质。前人研究表明,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态(铵态氮,NH4+-N;硝态氮,NO3--N)对茶叶中代谢物的积累模式的影响具有显着的差异,但是其中的调控
专家发现氮元素影响茶叶中代谢物积累和基因表达
近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研究员高立志研究组以一年生云南大叶茶苗为研究材料,采用代谢组学和转录组学相结合的技术手段,对不同氮水平和氮形态下生长一定时期的茶苗的生理指标、代谢物积累和基因表达模式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研究发现,不同氮条件处理下,茶叶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及其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都表现出最为显着的差异。该研究成果发表于《农业与食品化学》期刊。中国是世界主要产茶国之一,在实际生产中
锌元素的应用或能改变糖尿病的治疗局面
糖尿病是一种日益严重的全球性流行病。截至2015年,全球有4亿成年人受到糖尿病的影响,其中约1亿在中国。当身体无法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就会发生糖尿病。目前的多种糖尿病疗法,从注射补充胰岛素到新的GLP-1激动剂,大都无法解决疾病的根本原因。胰腺中的β细胞是生成胰岛素的细胞,如果能在胰腺中再生β细胞,将能够改变糖尿病的治疗局面,但迄今为止这个目标都极有挑战性。近日,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