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戒不掉糖的原因在肠道,它知道你吃的是不是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含糖饮料的消费量不断增加,同时也有证据表明,含糖饮料对心脏代谢健康的有害影响正在积累。据估计,全球每年有18.4万人的死亡可归因于含糖饮料。众所周知,含糖的饮食会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为了减少糖的摄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食用人造甜味剂。人造甜味剂被认为是一种更健康的替代品,但其对健康的影响仍存在争议。尽管糖和人造甜味剂都是甜的,人造甜味剂能骗过

2022-01-15

Nature子刊:肉吃多了心血管疾病找上门

古有大口吃肉、大口喝酒的英雄好汉;今有饭桌上无肉不欢的肉食爱好者。但是现在可要敲黑板了,肉吃多了不好!一项近日发表在Nature Mcrobiology上,题为“The microbial gbu genecluster links cardiovascular disease risk associated with red meat consumptio

2022-01-03

为什么你最爱的“肉”不能多吃?领域大牛又有重磅发现!

  近十几年来,全球心血管疾病新发病例逐年大幅增长,并多年“蝉联”全球死亡率排行榜榜首。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举个例子,新冠疫情已暴发两年,截至目前,已导致死亡人数超过530万;而心血管疾病仅一年时间就夺走近1860万人的生命,其中三分之一发生在70岁以下人群。这是一笔巨大的疾病负担。众所周知,大口吃肉的饮食习惯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

2021-12-28

球藻虾青素资源开发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藻类与藻类生物技术团队在红球藻虾青素资源开发领域取得进展,发现无氧呼吸糖酵解(EMP)、有氧呼吸三羧酸循环(TCA)、戊糖磷酸途径(PPP)和线粒体呼吸交替氧化酶途径(AOX)等多种非光依赖型代谢途径都对红球藻虾青素的合成积累产生重要调节作用。相关成果以3篇研究论文形式发表在Bioresource Techn

2021-12-23

Science:核生物的核孔是机械敏感性的

为了研究体内NPC构象的动态变化,在一项新的研究中,德国研究人员对裂殖酵母细胞中的NPC进行了结构分析。他们使用低温电子断层成像和随后的子断层扫描图平均化(subtomogram averaging)来定量确定暴露于不同应激刺激下的细胞中的NPC直径。他们发现在指数生长的细胞中,NPC支架扩张,在能量耗尽和高渗冲击(hyperosmotic shock)的条件下收缩。

2021-12-20

科学家揭示肉增加机体心血管疾病风险的分子机制!

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揭示了富含红肉的饮食方式如何增加机体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021-12-30

这个基因可了不得

  TP53基因是最著名的抑癌基因之一,也是人类肿瘤中突变频率最高的基因。众所周知,野生型TP53蛋白可抑制带有 DNA 损伤和染色体畸变的细胞分裂,具有广谱的肿瘤抑制作用。半数以上的肿瘤在发生发展过程中都伴随着TP53 基因突变,因此,TP53的基因型对肿瘤表型的影响始终是肿瘤分子领域的研究热门。近日,来自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的

2021-12-21

肠道“仗义”!你吃得多,它就长得多,以增强吸收能力,助你成为大胖子...

  在新冠大流行以前,肥胖大流行就已在全球愈演愈烈。在世界范围内,数以亿计的成人和儿童已被临床诊断为肥胖。“五人行,必有俩胖子”就是目前全球人口的现状。肥胖是由于长期的热量摄入超过能量消耗而导致的能量失衡。在现代环境中,这两者中哪一个更具有决定性,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争议,但二者之间的不平衡都发生在肠道中。由于肥胖是心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等代

2021-12-04

Molecular Therapy:马春团队发表关于肿瘤免疫微环境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基础医学院马春红教授团队在Molecular Therapy(中科院一区,IF=11.454)在线发表题为" Spatial distribution and functional analysis define the action pathway of Tim-3/Tim-3 ligands in tumor development"的

2021-12-03

南极雪与绿雪微生物多样性与群落形成机制研究获进展

  全球变暖导致雪藻在南北极快速扩张,显着降低冰雪反照率,进一步加速冰雪消融。雪藻种类不同,可使雪的颜色呈现红色或绿色,称为红雪或绿雪。研究发现,红、绿雪中的藻类分别为产生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的自养型绿藻微生物,绿雪较常见于企鹅等动物的栖息地附近,红雪常见于远离动物栖息地的海岸带。对于不同颜色雪藻微生物群落的形成机制及其与异养微生物(细菌和

2021-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