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Science:开发出一种创新技术,可在单分子水平上分析复杂生物过程的动态变化

这种新开发的方法克服了单分子荧光显微镜领域的一个重大局限,而在此之前,由于一次分析一个样品较为费时费力,该领域一直受到低通量的限制。

2024-08-28

生物谷专访PHCbi|开拓细胞基因治疗崭新篇章,首款创新仪器闪耀登场

LiCellMo活细胞代谢检测仪是PHCbi进军细胞基因治疗领域的首款力作。这款仪器实现了细胞代谢的实时可视化分析,填补了市场空白,为细胞基因治疗等前沿领域提供了强有力的研究工具。

2024-08-23

刷新生物蛋白尺寸极限!Science:新研究揭示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大蛋白的合成机制

研究团队负责人之一,布拉德利·摩尔教授将PKZILLA-1比喻为蛋白质界的珠穆朗玛峰,其体积比前纪录保持者——人体肌肉中的titin蛋白还要大25%,长度可达惊人的1微米。

2024-08-26

【重磅嘉宾更新】第六届亚洲生物制品创新峰会火热报名中!

BIC 2024—第六届亚洲生物制品创新峰会将于2024年9月4-5日在上海召开!

2024-08-12

Theranostics:NLRP3炎性小体可能是一种新的诊断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生物标志物

本研究发现NLRP3炎性体水平在ppu患者中显著升高,且与雌二醇变量呈负相关。NLRP3表达的减少影响信号通路,包括免疫系统过程、细胞对肿瘤坏死因子的反应和对干扰素- β的反应。

2024-09-22

Cell:刘绮丽课题组揭示编码果蝇蛋白质饮食量设定点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这项研究揭示了编码果蝇蛋白质饮食量设定点的神经生物学机制,可能为饮食相关的体重调控和肥胖症的研究与治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策略。

2024-09-01

研究揭示全新细胞程序性坏死通路

该研究确定了非典型的由prelamin A介导的细胞核至细胞质的程序性坏死途径,以及其在prelamin A相关的早衰疾病中的重要作用。

2024-04-12

Cell Reports封面论文:从不确定中寻求确定,戴俊彪/蔡毅之团队实现串联重复的rDNA的深度精简与重塑

该研究实现了串联重复的rDNA阵列的高效定制合成,并引入人工重排系统,成功将单倍体酵母菌株中rDNA拷贝数精简至约8个拷贝,是目前研究发现的可支持生存的最低rDNA拷贝数。

2024-03-03

PNAS:机体的昼夜节律依赖于生物钟中特殊受体的密度

本文研究结果表明,γ2或δ GABA受体亚基在维持SCN中昼夜节律同步性和每天的休息-醒觉节律发挥着类似的作用,但其相对密度的调节或能改变机体每天活动的持续时间和幅度。

2024-08-03

Nature子刊:中科院深圳先进院戴卓君团队开发“活”塑料,利用合成生物学助力塑料降解

塑料的发明为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是,大规模塑料垃圾的产生以及不当的处理方式,使得塑料垃圾(白色污染)成为当下最为严峻的环境问题之一。

2024-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