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直肠癌最新研究取得进展:提高难治性结直肠癌疗效,延长生存期,优化治疗策略
在2020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年会上,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汇报了特瑞普利单抗联合瑞戈非尼用于转移性结直肠癌的REGOTORI研究。作为在中国患者中开展的免疫治疗(PD-1单抗)联合靶向治疗(瑞戈非尼)在微卫星稳定或低度不稳定型转移性结直肠癌的临床研究,该研究成果近期发表在Cell Reports Medicine,徐瑞华教授为通讯作者,王峰主任医
结直肠癌(CRC)靶向新药!PLK1抑制剂onvansertib治疗KRAS突变mCRC疗效显著:总缓解率42%!
onvansertib联合标准护理(FOLFIRI/贝伐单抗),疗效大大超过标准护理,并对多种KRAS突变有效。
J Clin Oncol:卡培他滨与主动监测在 16 周一线治疗后稳定或有反应的转移性结直肠癌:随机 FOCUS4-N 试验的结果
有大量随机证据支持在转移性结直肠癌 (mCRC) 中进行治疗中断,尽管中断治疗可以在不损害总生存率 (OS) 的情况下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并未普遍向患者提供治疗中断策略。FOCUS4-N 旨在探索口服维持治疗对一线治疗有反应的患者的影响。
Gut: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循环肿瘤DNA(ctDNA)测序越来越多地用于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管理,但治疗过程中 ctDNA 的基因组异质性及其对临床结果的影响欠缺探究。
Mol Cancer:CircMYH9通过以p53依赖性方式调节丝氨酸代谢和氧化还原稳态来驱动结直肠癌生长
本文阐明了circMYH9的过表达通过以p53依赖性方式调节丝氨酸/甘氨酸代谢和氧化还原稳态促进CRC增殖,靶向circMYH9及其通路可能是治疗CRC的有效策略。
研究发现一线治疗下不可切除转移性结直肠癌循环肿瘤DNA的基因组时间异质性
近期,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徐瑞华教授团队在国际消化道权威期刊《肠道》(Gut)在线发表了题为《循环肿瘤DNA基因组在不可切除的转移性结直肠癌一线治疗过程中的时间异质性》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临床实践中,针对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患者的治疗策略随着分子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而不断优化,然而肿瘤内演变的分子异质性常导致一线和后线治疗的失败。尽管循环肿瘤DNA测序越来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枯草芽孢杆菌代谢工程通过缓解溶解氧限制提高核黄素产量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高效合成核黄素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metabolic engineering of Bacillus subtilis for enhancing riboflavin production by alleviating dissolved oxygen limitation”正式发表于Biore
Bioresource Technology:发表通过理性代谢工程改造谷氨酸棒杆菌结合两阶段pH调控策略高效合成L-谷氨酰胺的研究成果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饶志明教授团队在L-谷氨酰胺的高效制备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Enhancing L-glutamine production in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by rational metabolic engineering combined with a two-stage p
Cancer Res:识别出诱发非整倍体粘液性结直肠腺癌的分子机制和原因
来自新泽西罗格斯癌症研究所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机制或能解释驱动MAC形成的原因,此外研究人员还识别出了一种能调节这种机制的关键基因。
Clin Gastroenterol Hepatol: SARS-CoV-2 大流行对结直肠癌筛查延迟的影响
SARS-CoV-2 大流行对医疗保健产生了突然而巨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筛查延迟超过 4-6 个月将显著增加晚期 CRC 病例,如果持续超过 12 个月,还会增加死亡率。数据强调,考虑到未来可能出现的 SARS-CoV-2 或其他大流行病,需要重新组织针对CRC等疾病的筛查检测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