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结直肠癌研究进展一览!
结直肠癌是一种最常见恶性肿瘤,目前占恶性肿瘤的第三位,而且近年来结直肠癌发病趋于年轻化。有科学家们推测,不久的将来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可能超过肺癌及胃癌,成为癌症榜首。结直肠癌年轻化的原因除了遗传因素外,城市化加剧和人群饮食结构改变也是重要原因,处在高强度工作压力下的都市白领尤其值得关注。本文中,小编整理了近期科学家们发表的相关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他们在结直肠
中国科学家发现,血液多基因甲基化检测可实现结直肠癌早筛和复发预测
近日,国际胃肠疾病领域顶级期刊Gastroenterology(IF 22.7)发表了由上海鹍远生物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鹍远生物”)联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大连大学附属新华医院的重磅科研成果。该研究系国内团队第一次系统展示多基因甲基化检测方法(Co
PNAS:揭示一种克服结直肠癌免疫治疗抵抗性的策略
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激活了针对肿瘤细胞的免疫反应,使癌症治疗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然而,这些药物对大量的患者---包括结直肠癌患者---并不有效。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麻省总医院和瑞士日内瓦大学的研究人员对某些类型的结直肠癌为什么对免疫检查点抑制剂没有反应提供了新见解,并开发出一种克服其抵抗性的策略。相关研究结
Science子刊:小分子GX-202有望阻止结直肠癌转移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洛克菲勒大学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确定了一种称为RGX-202的小分子化合物,它在未来可能与标准化疗组合使用以阻止结直肠癌转移。他们展示了这种化合物如何阻断癌细胞储存能量的一种关键途径,从而杀死它们并缩小小鼠体内的肿瘤。
中国科学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高产L-高丝氨酸
L-高丝氨酸是一种天然存在的非蛋白氨基酸,可作为医药中间体,具有较好的市场前景。由于生产强度和经济性等原因, L-高丝氨酸的规模化应用受到严重限制。目前国内外尚未有L-高丝氨酸的产业化生产线,L-高丝氨酸也是当前少数仍未实现工业化生产的氨基酸品种。近日,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团队在《Metabolicengineering》发表了题为
Cancer Discov:结直肠癌中烷基化特征的发现和特征
结直肠癌 (CRC) 的几个危险因素已经确定,但它们对患者肿瘤的直接诱变作用仍有待阐明。本研究发现了CRC烷基化特征,首次将结直肠突变特征与饮食成分联系起来,并进一步暗示红肉在 CRC 发生和进展中的作用。
Adv Sci (Weinh) :结直肠癌肝转移的染色质重塑由 HGF-PU.1-DPP4 轴介导
结直肠癌肝脏转移是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这项研究提出了一种针对转移性癌症中染色质重塑的潜在策略,并有望重新利用药物来治疗转移。
吴方团队与合作者发现三类老药可抑制幽门螺旋杆菌耐药株感染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能引起胃癌的致病菌,全世界超过50%的人口受到过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目前,临床一线用药主要使用阿莫西林、甲硝唑、克拉霉素抗生素和质子泵抑制剂以及铋剂联用方法去抑制该菌生长和感染(俗称三联法或四联法)。近年来,幽门螺旋杆菌针对这些已知抗生素具有很强的耐药性,使得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成为临床实践的棘手问题。上海交大系统生物医学研究院吴方课
30 秒让大脑平静下来,别的乐曲还真办不到
据统计,癫痫影响全球约 1% 的人口,其中 1/3 患有难治性癫痫或存在耐药性。除了癫痫发作及其相关的并发症,癫痫患者还会经历发作间期癫痫样放电(Interictal Epileptiform Discharges, IEDs)。IEDs 由短暂的、同步的神经群放电引起,这些 IEDs 与癫痫发作频率和认知受损有关。因此,针对 IEDs 相关的干
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新药!施维雅新型抗代谢复方药Lonsurf+贝伐单抗一线治疗3期顺利推进!
Lonsurf是一种新型口服抗代谢复方药物,已被批准治疗晚期转移性结直肠癌(mCRC)、转移性胃癌(mGC)/转移性胃食管交界腺癌(mGEJ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