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MA Dermatol:β-人类乳头瘤病毒或可致人患皮肤癌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JAMA Dermatology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发现,β-人类乳头瘤病毒(β-HPV)或许是健康人患皮肤鳞状细胞癌(cSCC)的风险因子。
ASH 2015:诺华CAR-T免疫疗法CTL019在非霍奇金淋巴瘤再现治疗潜力
CTL019是诺华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开发的一款CAR-T疗法,在多种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均表现出治疗潜力。
FDA批准抗体偶联药物Adcetris治疗干细胞移植后复发高风险霍奇金淋巴瘤患者
Adcetris是一种抗体偶联药物,此次批准,使该药成为FDA唯一批准用于霍奇金淋巴瘤(HL)干细胞移植后维持缓解的药物。
治疗非霍奇金淋巴瘤生物靶向专利药泽维宁(Zevalin)在香港面市
英创远达制药近日宣布,患有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人现在已可以在香港医院,接受生物靶向专利药物泽维宁™ (Zevalin®)的治疗。
Nature Com:淋巴瘤恐与代谢损伤相关
2015年7月21日讯/生物谷BIOON/-圣安东尼奥德克萨斯大学医学院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新陈代谢(细胞中能源生产)中断与普遍的,往往也是致命类型的淋巴瘤相关。这一发现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
EJI:淋巴瘤如何逃离机体的免疫监视?
免疫系统中的自然杀伤细胞可以有效避开恶性淋巴瘤细胞,因此其被认为可以开发一种潜在的治疗淋巴瘤的手段,然而肿瘤附近的自然杀伤细胞却会失去功能,近日来自德国亥姆霍兹慕尼黑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阻断自然杀伤细胞功能的特殊机制,以及如何解除自然杀伤细胞的功能被抑制,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the European Journal of Immunology上。
“淋巴瘤”为什么会产生放疗耐受性?
淋巴瘤,是T细胞或B细胞癌化后的一类血液癌症。我们都知道T细胞与B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一些未知的原因使得淋巴细胞脱离正常的生存周期,从而导致癌化的发生。至今淋巴瘤的发生机制仍不清楚。
英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存活率大幅提高
英国癌症研究会近日报告说,目前英国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10年存活率可达50%以上,是40年前的两倍,这得益于早期诊断和治疗技术的进步。 这份报告说,数十年来,科研人员对这种恶性淋巴瘤的了解逐渐加深,目前可按不同临床特点等将其进一步细分为20个亚型,这使得治疗更加有针对性,而单克隆抗体治疗药物“利妥昔单抗”的开发和普及,以及早期诊断技术的进步也有助于提高治愈率。
Cancer Res:套细胞淋巴瘤治疗新靶点
近日,Moffitt癌症中心研究人员证明,在套细胞淋巴瘤(MCL)小鼠模型中抑制转录因子3(STAT3)信号转导和激活,有助免疫系统消除残余恶性肿瘤细胞。 他们的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一期的Cancer Research杂志上。
Nat Biotechnol:治疗皮肤癌的黑色素瘤疫苗研究获新突破
梅奥诊所研究人员将人黑色素瘤细胞的DNA与一种狂犬病病毒进行基因组合后,提高老鼠的免疫系统功能进而根除皮肤癌。这种战略称为癌症的免疫疗法,即采用基因工程改造过的水泡性口炎病毒直接将黑色素瘤细胞来源的广谱基因传递带肿瘤内。在早期的研究中,60%的荷瘤小鼠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就得到治愈,并且副作用也很少。 最新研究结果发表在本周的《自然生物技术》杂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