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免疫细胞基因编辑给癌症和艾滋病带来希望
人类中的很多突变都与基因突变相关。例如,白化病是因为酪氨酸酶基因上的点突变导致酪氨酸酶功能异常,从而导致了黑色素合成障碍。还有一些病症涉及到多种基因突变导致的功能障碍。如果能够使用某种精确的基因编辑方
Nature Immun:糖尿病治疗药物可增强免疫抗击癌症
=来自Pasteru和Inserm研究所的科学家通过实验研究成功地促进了免疫细胞向肿瘤组织的浸润过程,在肿瘤组织内部诱导了免疫系统应答,阻断了肿瘤生长。科学家们证明利用上述过程再结合一些免疫治疗方法可以有效杀伤癌细胞。
Science Trans Med:工程改造细菌,简单检测癌症和糖尿病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最近设计并完成了一个应用在医学诊断的新工具:使用活细菌制成的生物传感器能够在感应到疾病时发出特定的颜色。研究者重新改造布阵了细菌内部的“基因电路”,使细菌能够识别尿液样品中异常的葡萄糖水平,提示糖尿病的存在。这个新技术的发明,属于合成生物学的领域的一个突破。这篇文章发表在最新一期的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工程化细菌用于诊断早期癌症与糖尿病
大多数人认为细菌是我们的敌人,然而人体内寄生着数以亿万计的文生物,其中的大多数都是有益的,或者说至少是温和的。现如今我们又可以在细菌白名单中增添两位新成员。最近一周,一组合成生物学家发现一类基因改造后的细菌能够帮助检测人体内(或小鼠)的癌症以及糖尿病。
Developmental Cell:胰岛素干扰触发癌症恶病质
许多癌症患者遭受衰弱综合征,又称为恶病质,整个身体肌肉和脂肪组织破坏。发表在最近的Development Cell上两项使用果蝇为模型研究表示一个肿瘤分泌的蛋白质Impl2,能够抑制全身胰岛素信号,并且可能是驱动恶病质的罪魁祸首。
拜耳力推白血病新药copanlisib以巩固其癌症研究地位
著名制药公司拜耳公司最近正在酝酿一系列大动作。公司计划开展一系列关于其治疗白血病药物copanlisib的晚期临床研究。
另眼看艾滋病病毒 还原“超级癌症”本来面目
日本发现白血病癌细胞增殖机制 或有助于开发治疗癌症药物
日本研究人员最新研究发现了一种白血病癌细胞的增殖机制,并找到了抑制其增殖的方法,这一发现将有助于开发治疗白血病等癌症的药物。
玉米可预防心脏病和癌症
研究显示,玉米的营养价值要高于普通玉米。比如,甜玉米的蛋白质、植物油及维生素含量就比普通玉米高1-2倍;“生命元素”硒的含量则高 8-10倍;其所含有的17种氨基酸中,有13种高于普通玉米。 在一项持续1年多的研究中,专家们对玉米、稻米、小麦等多种主食,进行了营养价值和保健作用的各项指标对比。结果发现,玉米中的维生素含量非常高,为稻米、小麦的5-10倍。
癌症还是糖尿病:机体的选择
一项最新的研究发现,癌症治疗之后患者对于糖尿病药物治疗的效果下降了。 这一结果说明糖尿病治疗的效果的下降可能会影响患者的存活,而且也部分解释了为什么在癌症治疗后使用糖尿病药物的患者要比高血糖的患者死亡率更高。研究作者Marjolein MJ Zanders博士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