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RNA阵列可同时发现病原体及抗生素敏感性
近日,国际著名杂志PNAS在线刊登的一项研究报告说,一种基于单RNA的阵列可能迅速同时识别出感染性生物以及可能用于应对它们的抗生素。 Deborah T. Hung及其同事们使用具有物种特异性的RNA标记发现了一大批感染原,包括细菌、病毒、酵母和寄生虫。这组科研人员还确定了每个病原体的抗生素敏感性,方法是分析短暂暴露在一种抗生素之后引发的转录应答,这可以把敏感和耐药生物区分开来。
PLoS One:纳米技术可精准检测隐藏在机体深处的病原菌
Copyright ©版权归生物谷所有,若未得到Bioon授权,请勿转载。 近日,中佛罗里达大学的研究者发明了一种新技术,这种新技术可以帮助医生快速准确地检测出包括克罗恩疾病在内的炎性肠病相关的病原菌。这种基于纳米颗粒的新技术也可以帮助科学家检测隐藏在人类组织深处的微生物。微生物可以引起严重的健康问题,当前我们所拥有的检测微生物的技术花费时间较长,而且时间过长容易耽误病人有效的治疗。
David Soll发现一种病原体可产生两种不同的生物膜
据悉,许多医疗设备,包括人工髋关节、假牙、导管等,均可能面临不速之客—被称为生物膜的病原微生物的复杂共同体,它们可对人体免疫系统和抗生素产生抵抗性,这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严重威胁。然而,研究人员可能有研究生物膜的一个新方法,该研究8月2日在线发表在开放存取期刊《PLoS Biology》上,由Iowa大学的生物学家David Soll和他的同事完成。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
科学技术部令第15号 《高等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建设审查办法》已于2011年4月27日经科学技术部第14次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公布,自2011年8月1日起施行。
Nature:细菌脑膜炎病原体通过测宿主体温来进行防御
人类病原体“脑膜炎奈瑟菌”能引起败血病和脑膜炎,已形成了各种防御机制,其中包括一种多糖胶囊,它能帮助其在细胞外流体中存活。Christoph Tang及同事在这项研究中发现,对胶囊生物合成所需的三个基因来说,“脑膜炎奈瑟菌”中的胶囊表达是由一个RNA热传感器调控的,后者位于信使RNA的5′-未翻译区域中。作者提出,该细菌通过检测与炎症和免疫效应子的吸纳相关的温度上升来感应鼻咽粘膜的发炎状态。
PNAS:肺炎支原体毒素蛋白3D结构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一篇研究论文中,来自德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的研究人员通过研究揭示了肺炎支原体细胞毒素的分子结构,肺炎支原体是一种感染机体肺部的广泛存在的高度传染的细菌。
Nature:科学家解码病原菌的毒素分泌结构---三型分泌系统
细菌感染宿主细胞:鼠伤寒沙门氏菌(橙色)在宿主细胞中(蓝色)建立感染 (Credit: © Christian Goosmann, Diane Schad, Rashmi Gupta and Michael Kolbe) 瘟疫、细菌性痢疾以及霍乱三者的共通之处是,三种疾病均是由细菌通过复杂的毒力注射装置来进行感染的危险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