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世卫组织发布宫颈癌筛查新指南首推HPV-DNA检测

宫颈癌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全球每年仍有大量女性死于宫颈癌。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处6日共同发布了一份新指南,以帮助各国更好地开展宫颈癌筛查和治疗,其中推荐HPV-DNA(人乳头瘤病毒-脱氧核糖核酸)检测作为宫颈癌筛查的首选筛查方法。世卫组织的数据显示,在2020年全球有宫颈癌新发病例超过50万例,约34万名女性死于宫颈癌。人乳头瘤病毒被认为

2021-07-07

《柳叶刀》子刊:二价和四价HPV疫苗的免疫原性大不同!科学家发现,HPV疫苗诱导的保护性抗体在接种后12年仍可检出

“Vaccines Bring Us Closer, 疫苗让我们更紧密”是今年世界卫生组织 “世界免疫周” 的口号。自4月鄂尔多斯开始推进适龄女孩HPV疫苗的免费接种,再到近日广东省卫健委积极答复人大代表 “建议免费为女中学生接种HPV疫苗“的提案,都说明HPV疫苗的重要性已经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近日,来自德国癌症中心-肿瘤疫苗策略部门的Filipe

2021-06-20

男性也能生育了?海军军医大学率先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产下健康后代!

2021年6月16日,来自我国海军军医大学的刘玉环与张荣佳在预印本平台bioRxiv上刊登了题为A rat model of pregnancy in the male parabiont的研究[1],报道了他们利用异种共生(Parabiosis)成功实现雄性大鼠怀孕与分娩。

2021-06-19

2045年,男性精子数量“归零”?听听哈佛科学家怎么说

美国纽约西奈山伊坎医学院环境医学和公共卫生系Shanna Swan博士长期致力于研究环境对人类发展的影响。最近,她出版了一本名为《Count Down (倒计时)》的新书。她在她的新书中指出,精子数量可能会在2045年时“归零”,而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主要是受到一系列环境污染物的影响,包括塑料中的邻苯二甲酸盐和双酚A(BPA),以及用于防水的全氟烷基物质(PF

2021-05-19

男性自私自利、抠抠索索...或因睾丸素过多?

睾丸素(又称睾酮、睾丸酮)是男性主要的性激素,其中95%是由睾丸间质细胞分泌,5%由肾上腺分泌。此前已有研究证实睾丸素水平与个体经济决策中的自私性特质存在联系。那么,睾丸素水平的提高是否会对一个人的格局(如慷慨大方)产生影响呢?近日,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研究中,来自深圳大学领导的研究团队通过在男性志愿者中进行的实验揭示了高水平睾丸

2021-04-08

PLoS Med:26岁以上成年人接种HPV疫苗并不具有成本效益

2021年3月31日讯/生物谷BIOON/---人乳头瘤病毒(HPV)导致90%以上的宫颈癌和其他几种癌症。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哈佛大学陈曾熙公共卫生学院、澳大利亚悉尼大学和挪威奥斯陆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为26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HPV疫苗可能不具有成本效益。相关研究结果于2021年3月11日发表在PLoS Medicine期刊上,论文标题为“Human

2021-03-31

不光会影响女性的生育能力,年龄还会影响男性的生育能力!

2021年3月26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2年,来自印度的Ramjit Raghav在其96岁高龄时喜得贵子,这在当时成为了全球的头条新闻,同时他也打破了世界上年龄最大父亲的记录,而这一纪录是他在94岁时喜得贵子保持的记录。年长的男性喜得后代并不陌生,尤其是在名人的世界里,英国老牌歌手罗德斯图尔特就在其66岁时第八次当上了父亲,摇滚明星米克贾格

2021-03-26

Chest:黄体酮疗法有望改善男性COVID-19结局

随着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多项研究证实,男性比女性更容易受到COVID-19的影响,男性更有可能送入重症监护室。

2021-03-19

Biol Sex Differ:孕妇膳食中补充DHA可抵消孕妇压力对男性胎儿的精神健康影响!

2021年3月25日讯/生物谷BIOON/--自闭症和精神分裂症等神经发育障碍对男性的影响格外严重,它们与母亲的压力和其他可能受营养影响的因素造成的早期生活逆境直接相关。但是,关于这些对男性特有的影响的根本原因,人们目前还没有充分了解。近日,来自密苏里大学医学院和汤普森自闭症和神经发育障碍中心的研究人员发现了男性在子宫内受影响的可能原因,他们已经了解到,一种

2021-03-25

PNAS:机体睾酮水平越低的男性或更加慷慨大方

2021年3月1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篇刊登在国际杂志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题为“Testosterone reduces generosity through cortical and subcortical mechanisms”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深圳大学

2021-0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