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ence:从结构上揭示产甲烷古菌的酶复合物进行电子分岔和二氧化碳固定之谜
研究人员从一种产甲烷古菌中发现了一种庞大的酶复合物,它直接将电子分岔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到二氧化碳的还原和固定中。他们对这种高效的能量转化过程的详细见解可能为可持续的生物技术开发带来新的可能性。
JAMA Pediatr:吸食电子烟或会增加非吸烟人群机体的氧化性压力水平 从而增加多种患病风险!
2021年8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与吸食烟草一样,年轻人长期吸电子烟或与机体细胞氧化性压力水平升高有关,而细胞氧化性压力在包括动脉粥样硬化在内的多种疾病的病理学机制中非常重要。目前很多研究都表明烟草和电子烟都会对普通吸食者产生一定的健康风险,近日,一篇发表在国际杂志JAMA Pediatrics上题为“Association of 1 Va
Science Advances:构建原始细胞模型并模拟细胞信号传递
细胞内广泛存在由蛋白质和核酸相互作用而形成的液滴状无膜细胞器,与有膜细胞器相比,这些无膜细胞器源于液-液相分离,具有亚稳定的特点,且参与细胞内的代谢、物质分配等重要活动,对于生物体的生理和病理过程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学界尚不清楚无膜细胞器如何响应细胞内/外部环境变化的机制。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和中国科学院的支持下,中科院化学研究所高分
利用肿瘤细胞衍生的凋亡小体传递反义寡核苷酸穿过血脑屏障
血脑屏障(BBB)是最具限制性和复杂性的屏障,它阻止大多数生物分子和药物进入大脑。脑部疾病的治疗迫切需要一种有效的脑传递策略。在脑靶向细胞外小泡(EVS)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利用脑转移癌细胞中的小凋亡小体(Sabs)进行脑靶向给药的可能性。结果表明,抗肿瘤坏死因子-휶反义寡核苷酸(ASO)与阳离子魔芋葡甘聚糖(CKGM)通过转染/凋亡诱导过程可
新一代探测器将促进电子冷冻显微镜领域变革
英国科研与创新署(UKRI)、科技设施理事会(STFC)、罗莎琳德富兰克林研究所、医学研究理事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MRC LMB)合作开发出新型探测器,将为电子冷冻显微镜领域带来新的变革。电子冷冻显微镜(cryoEM),使用精确的高能电子束而不是可见光来研究低温下生物样品的结构,以实现原子水平的成像。目前,领先的行业标准冷冻电镜系统都
麻省理工学院研发防汗“电子皮肤”用于可穿戴监视器监测皮肤癌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研究人员研发了一种防汗“电子皮肤”,即嵌入传感器的舒适的粘性贴片,可用于长期持续监测佩戴者生命体征和皮肤癌等疾病的发展。即使出汗,传感器也不会出现故障或脱落。该技术通过对材料进行超薄层蚀刻,以类似于剪纸状图案贯穿贴片制造人造汗管,如同人类皮肤上的毛孔。该设计确保汗水可以通过贴片逸出,防止刺激皮肤和对嵌入式传感器的损坏,
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暨活细胞成像等线站装置研制成功
近日,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调试工作取得系列进展。继实现532米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全线调试贯通、带光运行后,装置于6月21日凌晨首次实现了2.4纳米单发激光脉冲的相干衍射成像,获得了首批实验数据,并完成了对衍射图样的快速图像重建。该成果体现了活细胞结构与功能成像等线站工程暨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
Nature子刊:偏向性信号传递使得普乐沙福更有效地动员造血干细胞
2021年6月18日讯/生物谷BIOON/---你的免疫系统总是忙于对抗来袭的威胁。人类免疫系统由一系列细胞组成,当细胞短缺时,会影响它的表现。比如,这种情形在化疗后的癌症患者中可以观察到。这是因为化疗靶向你体内的所有细胞,包括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而这些干细胞本应经过分化后产生新的免疫细胞。这意味着免疫系统缺乏细胞来对抗新的感染。有一些药物可以从骨髓中动员造
高效光致电子转移光敏蛋白质的理性设计方面获进展
CCS Chemistry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研究员王江云课题组、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员夏安东课题组和植物研究所研究员于龙江课题组题为Ultrafast photo-induced electron transfer in a photosensitizer protein的研究文章。研究设计报告了可以基因编码的27 kDa
两地现多名本土确诊病例传递什么信号?
出现本土确诊,警报再次拉响!自13日以来,安徽、辽宁出现本土确诊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截至5月15日19时,共新增11例新冠肺炎本土病例(安徽5例,辽宁6例)。流行病学调查、大规模核酸检测和疫苗接种已经展开。本轮疫情形势如何,多地已采取哪些措施,个人如何加强防护?新华社记者梳理了相关最新信息。全国现有12个中风险地区 涉安徽、辽宁两省此次疫情始于5月13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