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NAS:首次发现抗生素可作为信号分子刺激细菌大量产生相应的抗生素
2013年6月1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约翰英纳斯中心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发现了一种抗生素或许可以刺激自身的产生,这或许可以帮助研究者来扩大抗生素的产量。研究者在文中揭示了抗生素是如何增加自身产量的。 研究者Bibb教授表示,我们首次发现了具有临床潜能的抗生素可以扮演信号分子的作用来刺激自身的分泌产生。
强生、亚马逊之争暴露电商渠道软肋
NRR:重复经颅磁刺激可抗慢性癫痫
重复经颅磁刺激作为一种新兴的神经调控技术,具有潜在的抗癫痫作用,但其机制尚待阐清。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的王晓明教授领导的团队为观察低频重复经颅磁刺激对慢性癫痫模型大鼠脑电非线性参数的影响,探讨其抗癫痫可能的电生理机制,进行了一项关于“Low-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imulation prevents chronic epilept
波士顿科学将收购巴德电生理业务
2013年7月1日 —— 为快速提升在高速增长的电生理医疗市场中的实力,波士顿科学(纽交所代码: BSX )宣布已同巴德集团(C.R. Bard )达成最终协议,以2.75 亿美元现金形式收购巴德旗下电生理业务。此项收购预期在 2013年下半年完成。
Brain:英科学家发现用电流刺激大脑有助治疗中风
最近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对因中风而丧失部分行动能力的患者来说,如果使用微弱电流刺激大脑中的特定部位,可以帮助他们改善行动能力。 英国牛津大学等机构的研究人员在英国新一期《脑》(Brain)杂志上报告说,他们请一些中风患者参与了电流刺激试验。这些患者年龄在30岁到80岁之间,男女都有,中风类型多样,但都在接受电流刺激后出现了行动能力改善的现象。
医药分开后,寻找崛起的医药电商巨头
医药分业背景下,药品电商将突破体制制约,进入爆发式增长期。医疗机构内部的垄断势力让80%的药品在冗长且低效的医疗渠道中实现销售。目前推动的公立医院改革正在逐渐切断医院、医生与药品在经济利益上的联系。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