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应用于电催化固氮研究获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固体物理研究所环境与能源纳米材料中心在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电催化固氮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该工作展示了生物质衍生氮掺杂多孔碳中吡啶氮在电催化固氮中的重要作用,并对其固氮机理进行了深入探究。相关研究发表在ACS Energy Letters (ACS Energy Lett. 2019, 4, 377-383)上。氨(NH3)是人造肥料的氮源,是维持人类

2019-02-14

研究发展生物质发酵液转化新策略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生物能源研究部研究员王峰团队与北京大学教授马丁合作发展并报道了生物质发酵液转化的新策略,实现了ABE溶液(丙酮-丁醇-乙醇-水)的高效率、高选择性制备化学品4-庚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自然-通讯》(Nature Communications)上。因其可再生性和环保性,生物质能源的开发和应用一直以来都是研究热点之一。其中ABE发酵液以淀粉或纤维素为原料

2018-12-13

生物质燃烧汞排放的遥感估算研究取得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研究院遥感卫星应用国家工程实验室石玉胜研究组关于全球热带地区生物质燃烧汞排放遥感估算研究取得进展。相关研究成果High-resolution inventory of mercury emissions from biomass burning in tropical continents during 2001-2017(《2001-2017年全球热带地区高分辨率生物质燃

2018-11-11

生物质和煤燃烧排放的水溶性“类腐殖质”研究获进展

 “类腐殖质”(Humic Like Substances, HULIS)是一类成分复杂的有机混合物,是气溶胶中水溶性有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广泛存在于大气环境中。由于具有较强的吸光性和吸湿性,HULIS参与多种大气过程,如云凝结核的形成、太阳光吸收和散射等,对区域气候和人体健康等有着重要影响,已成为大气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气溶胶中的HULIS来源广泛,其中生物质燃烧排放被认为是大气中HU

2018-05-17

“微生物转化生物质油气燃料的能质传递强化机理”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

  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煤炭清洁高效利用和新型节能技术”重点专项 2016年立项项目“二氧化碳烟气微藻减排技术”的主要研究工作中,微藻固碳过程的CO2多相传递机理和强化方法是该项目的关键技术之一,在此项研究内容的支撑下,浙江大学能源工程学院程军教授研发提出的“微生物转化生物质制油气燃料的能质传递强化机理”于2018年4月11日获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该成果针对微藻转化CO2制油

2018-05-17

生物质发电助农民增收

 仓库中连片堆积的秸秆,仓库外码放整齐的果树木和分类堆放的花生皮、木屑等废弃物……在位于莱西市望城街道的青岛琦泉生物质发电有限公司仓库区域,这些在农民眼中地道的“废弃物”“垃圾”,却是企业发电的“绿色能源”。公司副总经理展恩亮告诉笔者,去年下半年,公司消耗农林废弃物21万吨,利用农业废弃物发电1.5亿千瓦时,供电1.38亿千瓦时,实现利润1051万元,间接增加农民收入8000万元。去年6

2018-02-24

根际土壤线虫-磷微生物网络结构和功能研究中取得进展

 资源竞争和生物间捕食作用是生物群落物种组成和多样性演变的关键驱动力。已有的研究较多地揭示了土壤微生物之间的资源竞争和生态位分化,但对生物捕食影响微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演变的作用机制仍缺乏研究,尤其缺乏在野外开放环境下的长期试验研究。线虫是土壤中最丰富的无脊椎动物之一,线虫捕食作用影响了微生物的数量和功能。在农田土壤中,不同培肥措施影响了土壤结构和孔隙、有机质和养分含量、水分和酸碱度的变

2017-07-05

大连化物所生物质催化转化研究取得新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张涛、王爱琴团队在生物质基醛酮小分子还原氨化方面取得新进展,成功实现了在水溶液中以一系列生物质基醛酮为底物高选择性制备伯胺,并在此基础上直接以纤维素为原料,通过

2017-03-08

生物质发电的优点和将要面临的问题

生物质发电兼具经济、生态与社会等综合效益,是可再生能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被外界普遍看好,且已被各类资本锁定,看似将要面临一个快速发展期。但是业内普遍认为各种不确定因素正在增多,如环保、电价、政策、

2017-03-01

看德国养猪场用猪粪进行生物质能发电

德国是猪肉生产和消费大国,去年生猪饲养量达2715万头。养猪虽多,但猪的粪便却没有造成什么环境污染。他们是怎么做的?日前记者走访东部勃兰登堡州尼梅克市的一家养猪场,看德国企业如何为生猪“善后”。与人们

2017-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