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Nature:中加科学家联手发现一种生物可降解的水凝胶有望让关节软骨再生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来自中国南京大学和加拿大英属哥伦比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开发一种结合了硬度和韧性的水凝胶在制造可生物降解的关节损伤植入物方面迈出了一步。相关研究结果发表在2023年6月22日的Natur

2023-06-30

BIO-FORUM 2023 | 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6月14日,作为2023年(第25届)上海国际生物技术与医药研讨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合成生物学创新应用研讨会在上海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

2023-06-15

Med:夏强/左小磊团队提出移植免疫学与合成生物学及材料学交叉融合新策略

近日,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肝脏外科、上海市器官移植研究中心(重中之重)、上海市器官移植与免疫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夏强教授课题组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院左小磊课题组在 Cell 子刊 M

2023-06-12

新型非编码RNA:LncRNA剪接变异体的不同调控功能和生物学作用

人类基因组由大约22,000个蛋白质编码基因(PCG)组成,这些基因能够通过选择性剪接(AS)产生不止一个转录本。

2023-05-22

学家发现肠菌可以通过调节血液尿酸水平影响动脉粥样硬化进展,鉴定出关键微生物和编码基因

这项研究发现了一个此前未被重视的影响尿酸循环水平的因素——肠道微生物,及相应的关键基因。未来,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解答有氧和厌氧嘌呤消耗途径对嘌呤和肠道微生态,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健康状况的影响。

2023-07-05

中美科学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安全,且与剖腹产婴儿神经发育改善10%有关

这项迄今最大规模的三盲随机对照临床研究首次证实:阴道微生物移植是安全的,而且阴道微生物移植与婴儿的神经发育情况改善有关。此外,他们还发现阴道微生物移植明显加速了剖腹产婴儿肠道微生物的成熟,并在出生后4

2023-06-21

Nat Commun:科学家识别出人类2型糖尿病进展的特殊生物标志物

来自莱顿大学医学中心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从来自3000名糖尿病患者的样本中识别出了能帮助开发新型糖尿病个体化疗法的生物标志物分子。

2023-06-09

Nature子刊:林大宇团队揭开“欺软怕硬”背后的神经生物学机制

林大宇教授团队的这项研究结果表明,MPOA尾部可以显著影响雄性小鼠的攻击行为。具体来说,下丘脑的这个区域似乎通过抑制VMHvl的活动来减少对更强壮的雄性对手的攻击。

2023-05-06

Science:寿命延长82%,合成生物学重新编程细胞衰老过程

该研究显示,通过合成生物学重新编程细胞衰老的过程,在酵母细胞内设计了一个合成基因振荡器,与正常衰老的酵母细胞相比,寿命延长了82%,这一发现有朝一日可能会促成合成基因回路的设计,从而促进更复杂的生物体

2023-05-01

兼顾油料种子作物产量与碳吸收能力:计算生物学公司Evogene获欧盟科研计划120万欧元资助

除了作物,该公司还有多条产品管线及子公司,如推进基于人类微生物组的疗法的 Biomica Ltd.,专注医用大麻的 Canonic Ltd.,开发农业生物制剂的 Lavie Bio Ltd. 和农业化

2023-0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