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ut:肠道微生物通过促进抗坏血酸降解在早期促进类风湿性关节炎
作者怀着极大的兴趣阅读了阿古斯等人的评论文章,文章指出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可能会影响代谢稳态。此外,肠道微生物群的改变和代谢产物的紊乱可能导致类风湿性关节炎(RA)的早期发展。因此,作者对多组数据集进行了三方面的关联研究,以检测潜在的微生物组代谢物与关节炎的关联。图片来源: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244347/采用三
研究揭示植物与微生物群落β多样性对氮沉降响应机制的差异
植物与土壤微生物群落相互关联、互相影响。环境变化将可能改变长期演化形成的植物-微生物群落结构,从而对生态系统多样性及功能产生深远影响。以氮沉降为例,氮沉降上升严重威胁陆地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已有研究表明,氮沉降造成植物和微生物物种丧失(α多样性的下降),群落结构(β多样性)发生改变。然而,学界尚不清楚氮沉降如何影响植物和微生物群落的
中美双重突破性疗法!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尿路上皮癌适应症上市申请获受理
7月14日,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用于治疗HER2过表达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的新药上市申请,正式获国家药监局受理。这是继上个月首个适应症获批上市销售之后,维迪西妥单抗迎来的又一重磅消息。在此之前,这款中国自主研发的首个ADC新药,已先后获得美国药监局和中国药监局授予的突破性疗法认证,成为首个拿到美、中两国突破性疗法双重认定的ADC药物,也
生物多样性快速监测方法研究中取得进展
近期,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Douglas Yu课题组在Methods in Ecology and Evolution(MEE)上发表了第一篇描述“生物多样性汤(Biodiversity Soup)”这一高通量条形码技术流程的论文。如今,高通量条形码技术在环境保护和管理相关决策研究中的适用性已获得广泛共识,但是若要在更广的领
昆明动物所发表人类病毒组多样性变化模型
病毒在人体内以病毒群落形式存在,这些病毒群落的集合即为人类病毒组(Human Virome)。与肠道菌群中的细菌相比,病毒数量是细菌数量的10倍以上。人类病毒群落包括内源性逆转录病毒、感染人类细胞的真核病毒、感染细菌的噬菌体和感染古菌的病毒。人体病毒群落与宿主间存在协同进化,因而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现有研究发现,人体病毒组与许多疾病
Nature Communications:储诚进教授团队揭示了丛枝菌根树种对全球树木β多样性纬度梯度格局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纬度梯度格局及其形成机制一直是生物地理学和宏观生态学的核心科学问题之一。树木β多样性描述了树木群落间的物种组成差异,联系着局域尺度的α多样性和区域尺度的γ多样性,能反映树木群落构建和多样性维持的潜在机制。因此,树木β多样性纬度梯度格局研究受到广泛关注。然而,前人对树木β多样性纬度梯度格局的研究往往只关注气候、地形等环境因素的影响,忽略了生物因素的重
Geoderma:揭示神农架林区土壤有机磷矿化相关细菌多样性分布特点
森林生态系统作为“地球之肺”,孕育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具有调节气候、固定碳氮元素、储存水、提供木材和稳定土壤等功能。森林土壤通常表现为磷缺乏的现象,土壤里磷的输入主要来自含有机磷动植物残体的降解。磷脂和植酸作为主要的有机磷化合物能够分别被磷酸酶和植酸酶水解。植酸降解的中间产物能够进一步为磷酸酶所水解。因而,通常用土壤磷酸酶的活性来反映
Gut Microbes:减肥手术后微生物群的改变与一致性
减肥手术导致肠道微生物区系发生显着变化,这可能有助于减肥和新陈代谢的益处。这项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新的和现有的肠道微生物区系序列数据来表征Roux-en-Y胃旁路(RYGB)手术后的微生物特征。作者从RYGB手术患者的粪便样本中提取了16S rRNA基因和元基因组序列(其中61例为16S rRNA基因,135例为元基因组学),分别在术前基线和术后1、6、12个月
Nat Commun:高脂肪饮食和生物钟扰乱改变脂肪细胞祖细胞的节律性增殖模式,负面影响体内的健康脂肪组织
2021年7月6日讯/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临床前研究中,来自美国德克萨斯大学休斯顿健康科学中心(UTHealth)的研究人员发现改变你的饮食习惯或改变你的生物钟(circadian clock)可以影响你整个生命周期的健康脂肪组织。相关研究结果近期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论文标题为“Cellular and ph
荣昌生物维迪西妥单抗两大适应症三获美中两国突破性疗法认定
6月29日,中国药监局(NMPA)药品审评中心(CDE)网站显示,刚刚获批上市销售的中国首个原创抗体偶联药物(ADC)新药维迪西妥单抗(“注射用重组人源化抗HER2单抗-MMAE偶联剂”)正式纳入突破性治疗品种,适应症为既往接受过曲妥珠单抗和紫杉类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