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Cell:无论抗癌,还是抗感染,强大的免疫系统需要“镁”

在哺乳动物细胞内,镁(Mg)是最重要的微量营养素之一,数百种酶都需要镁离子作为必需的辅助因子。镁参与人体300多种化学反应。它不仅帮助肌肉收缩,协助神经发送和接受信息,还辅助心脏稳定地跳动。此外,镁还使我们的免疫系统变得更强大。大多数人可以通过摄入绿叶蔬菜、全谷物和豆类等食物补充镁。在过去二十年里,镁在生物体中的作用已被广泛研究,尤其是血液中的镁(血清镁)水

2022-01-20

Nat Commun:新生突变或会影响男性的生育

来自纽卡斯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识别出了一种引发严重形式男性不育症的新型遗传机制。这或是理解男性不育症根本原因上取得的一项重要突破,或为后期开发新型靶向性疗法提供新的思路和希望。

2022-01-20

《自然》:港大朱轩/陈福/袁国勇团队揭开奥密克戎复制能力和致病下降之谜

  最新的科学研究显示,由于刺突蛋白上携带多位点突变,奥密克戎株具有高传染性以及高度免疫逃逸特性,从而显着降低疫苗接种的保护力和治疗性中和抗体的效能。但是,此变异株的在细胞内的复制能力及其体内致病力,我们仍然知之甚少。近日,香港大学朱轩/袁国勇研究团队在《自然》杂志在线发表重要研究成果。他们发现,相较于野生型毒株以及此前引起流行的其他关切

2022-01-27

“十四五”,启航上海生物医药产业新征程

1月20日下午,本市举行生物医药产业年度大事回顾暨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签约活动。市经济信息化委副主任刘平就《上海市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作重点介绍;会上宣布2022上海国际生物医药周将于9月26日-30日在上海举办,摩根大通、复星医药、上海医药、张江集团、药物信息学会和易方达等6家单位签约成为产业周首批“战略合作伙伴”。

2022-01-20

戴磊团队揭示移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恢复

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合成生物学研究所、深圳合成生物学创新研究院戴磊课题组在 Cell 子刊 iScience 杂志发表了题为:Establishment and resilience of transplanted gut microbiota in aged mice(老龄小鼠移植肠道菌群的建立和恢复力)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老龄小鼠进行了来自自体或

2022-01-22

PNAS:揭示口腔细菌牙龈卟啉单胞菌抑制机体抵御病毒感染的保护的分子机制

来自路易斯维尔大学等机构的科学家们通过研究发现了口腔上皮细胞所产生的蛋白质如何保护人类机体免受通过口腔进入身体的病毒的细节,此外他们还发现,口腔细菌或会抑制上皮细胞的活性,从而增加机体对感染的易感性。

2022-01-17

重磅发消化道肿瘤领域  基石药业择捷美®两适应症临床试验同时完成入组

继获批上市之后,港股创新药企基石药业(2616.HK)同类最优PD-L1药物择捷美®又传来利好消息。

2022-01-18

研究揭示昆虫蛋白硒源改善蛋鸡生产更安全有效

  饲粮添加硒元素不仅可缓解蛋鸡应激反应,还能促进富硒鸡蛋生产、改善人体健康。目前常用的硒源有亚硒酸钠、纳米硒、蛋氨酸硒、酵母硒等,为进一步提高富硒鸡蛋的安全性,急需开发优质硒源。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饲料研究所单胃动物饲料创新团队通过生产性能、蛋品质、硒沉积率、血液抗氧化与免疫功能、肠道形态学、输卵管健康等指标,全面比较了黄粉虫硒源与传统

2021-12-28

多样性-生产力关系及其驱动机制研究获进展

  生物多样性与生产力的关系是生态学领域的前沿科学问题,对于理解和预测全球范围的生物多样性丧失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至关重要。但是,这一关系在自然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丧失的情景下如何变化及其驱动机制迄今尚不清楚。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潘庆民研究组和研究员韩兴国研究组基于内蒙古锡林郭勒草原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的大型植物功能群剔除实验

2021-11-06

applied Microbiology and Biotechnology:谷氨酸棒杆菌以淀粉为原料一步发酵生产L-赖氨酸取得进展

近期,江南大学生物工程学院徐建中课题组在代谢改造谷氨酸棒杆菌以淀粉为主要原料一步发酵生产L-赖氨酸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成果“Rational reformation of 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for producing L-lysine by one step fermentation from raw corn starc

2022-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