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成功开发癌症活性磷疗新技术
近日,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喻学锋课题组在开发天然生物活性纳米化疗药物领域取得新进展。相关工作“Rediscovery of Black Phosphorus: Bioactive Nanomaterials with Inherent and Selective Chemotherapeutic Effects”(《基于黑磷的活性磷疗——一种天然生物活性纳米化疗药物的新发
优时比Vimpat(拉科酰胺)获批准,用于青少年及成人癫痫患者
2018年12月11日讯 /生物谷BIOON/ --比利时制药巨头优时比(UCB)近日宣布,该公司已从中国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NMPA)获得了抗癫痫药Vimpat(lacosamide,拉科酰胺)的进口药品许可证(IDL),这将使Vimpat能够在中国上市,用于癫痫患者的治疗。具体而言,Vimpat在中国的适应症为:作为一种辅助治疗药物,用于16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癫痫患者部分发作性癫痫(伴或不伴
Cell:抑制谷氨酰胺代谢可改善CAR-T细胞免疫疗法的疗效
2018年11月10日/生物谷BIOON/---美国范德堡大学免疫生物学教授Jeffrey Rathmell博士和他的同事们之前已证实细胞燃料葡萄糖在促进炎症和清除病原体的T细胞的活化和功能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一项新的研究中,Rathmell团队将他们的注意力转向另一种主要的燃料:谷氨酰胺。他们证实谷氨酰胺会启动一种代谢信号通路,这种通路促进一些T细胞发挥功能,并且抑制其他的T细胞发挥功能。相关研
研究揭示环孢霉素合成机理及生物学功能
10月2日,国际学术期刊mBio 在线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分子植物科学卓越创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态研究所王成树研究组题为Cyclosporine biosynthesis in Tolypocladium inflatum benefits fungal adaptation to the environment 的研究论文。该工作报道了虫草无性型膨大弯颈霉合成环孢霉素(cycl
从磷丙泊酚钠看人福医药新药研发管线
近日,宜昌人福开发的“磷丙泊酚钠”,正式向国家药审中心递交新药上市申请,一直主攻麻醉领域的人福医药,通过多年的努力,终于将研发进程最为靠前的新药,开发至上市前的最后考验。那么,已从美国撤市的磷丙泊酚钠,到底有哪些信息值得业内人士了解?而人福医药的新药研发管线已经布局到何种程度,请看本文起底讲解。1.磷丙泊酚钠简介磷丙泊酚钠,是一种水溶性丙泊酚前体药物,主要用作成年患者进行诊
Almirall新型四环素抗生素Seysara获美国FDA批准
2018年10月04日讯/生物谷BIOON/--Almirall是总部位于西班牙的一家专注于皮肤健康的全球医药公司,致力于应用科学为患者及后代提供医疗解决方案,其工作重点是对抗皮肤疾病,帮助人们感受和展现自己的最佳状态。近日,该公司宣布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已批准Seysara(sarecycline)片剂,用于9岁及以上非结节性中度至重度寻常痤疮患者治疗炎性病变。Seysara是一种首创
多环天然产物全合成研究取得进展
甾体类天然产物在生物体内常常充当信号分子,因此具有重要的生理活性。该家族中的一小部分成员具有破缺的骨架结构,被称为开环甾体 (secosteroids),其化学合成和生物活性研究尚未引起充分关注。2015年,筑波大学的Kigoshi研究组报道了从海兔Aplysia kurodai中分离的开环甾醇aplysiasecosterol A (Angew. Chem. Int. Ed. 2015, 54,
首个环孢霉素A结合纳米胶束技术干眼症药物获美FDA批准
印度太阳制药公司(Sun Pharma)近日宣布,其眼科药物Cequa(环孢霉素眼用溶液,0.09%)已获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FDA)批准,用于干眼症患者的治疗。Cequa是环孢霉素A浓度为0.09%的新型专利纳米胶束配方,是一种不含防腐剂的清透水溶液,每日2次滴于眼部可增加泪液产生。该药将以单次使用小瓶装上市销售,由太阳制药旗下太阳眼科公司负责产品在美国市场的商业化。值得一提的是,Cequa是
研究揭示多聚谷氨酰胺延伸蛋白募集泛素受体蛋白质的分子机制
5月30日,国际学术期刊The FASEB Journal 发表了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胡红雨研究组的研究论文PolyQ-expanded huntingtin and ataxin-3 sequester ubiquitin adaptors hHR23B and UBQLN2 into aggregates via conjugated ubiquitin。该研究发现多聚谷氨酰胺
研究发现NRG/ErbB信号通路在有机磷迟发性神经毒性中的作用
有机磷化合物用途广泛,常作为农业上的杀虫剂、除草剂和工业上的润滑剂、阻燃剂、塑化剂等,以及医学上的治疗药物。随着广泛的使用,有机磷的毒性问题也越来越被研究者所关注。有机磷毒性中研究较多的是神经毒性,主要有两种:一种是急性神经毒性;另一种是迟发性神经病(organophosphate-induced delayed neuropathy, OPIDN),后者的主要特征是在接触有机磷后1~2 周后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