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抗癌药物百齐放 双抗和单抗占得一筹

对于近期的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2019年年会,想必大家很是关切。在海报会议期间,Celldex Therapeutics就公布了该公司CDX-527双特异性抗体以及靶向TAM受体的单克隆抗体的有希望的临床前数据。CDX-527双特异性抗体CDX-527双特异性抗体参与了免疫系统的两大途径,PD-1抑制和CD27共刺激。CDX-527包括一个新型有效的PD-L1抗体,以抑制PD-1检查点通路

2019-04-05

鉴定出有害藻产生强效神经毒素软骨藻酸的基因簇

2018年9月29日/生物谷BIOON/---在一项新的持续了5年的研究中,来自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克雷格文特尔研究所(J. Craig Venter Institute, JCVI)、莫斯兰丁海洋实验室、南加州大学、加拿大达尔豪斯大学和捷克南波西米亚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产生软骨藻酸(domoic acid)的遗传基础,其中软骨藻酸是一种由有害藻类大量繁殖产生的强效神经毒素。相关研究结果发表

2018-09-29

型调控的分子机制和重要花卉植物起源研究获进展

花卉的驯化被认为是植物在人工选择下快速形态进化的典型案例。虽然人们在以往的研究中发现了大量控制农作物驯化综合征的关键基因,但花卉在人工选择下产生典型观赏特征的分子进化机制尚不明确。大岩桐(Sinningia speciosa)是一种重要的观赏花卉,具有光彩夺目的辐射对称花,曾受到达尔文的关注。野生大岩桐原产巴西,在适应熊蜂传粉中,进化出向侧部开放、背部雄蕊败育的两侧对称花。大岩桐约在200年前引进

2018-05-26

Nat Genet:科学家成功破解玫瑰花基因组的奥秘

2018年5月3日 讯 /生物谷BIOON/ --日前,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Nature Genetics上的研究报告中,来自中国和法国的科学家成功破译了现代玫瑰花的基因组信息,这有望帮助种植者有效改善玫瑰花对害虫以及干旱的抗性,同时还有望提高玫瑰花瓶插的寿命。图片来源:Pascal Heitzler文章中,研究人员表示,深入分析玫瑰花的DNA或能帮助科学家们绘制出迄今为止的一张最全面的植物基因组图

2018-05-02

Plant Cell:植物激素调控分生组织维持及分化的分子机制研究获进展

 高等植物中,植物体所有胚后发育的组织和器官都来源于各级分生组织。花分生组织(floral meristem, FM)产生及维持是花器官生成及发育的前提,而FM活性的程序性终止(FM determinacy)导致的细胞分化是后续的生殖生长及世代交替的保证,在实际应用中能够保证农作物的产量。分生组织的维持及分化由特定的蛋白组分如转录因子,多肽信号和受体及植物激素如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共同调控

2018-02-05

Nat Biomed Engin:在特殊益生菌的帮助下 每天吃西蓝就能有效预防癌症

2018年1月15日 讯 /生物谷BIOON/ --结直肠癌是世界上最常见的一种癌症,尤其是发达国家;尽管早期结直肠癌啊患者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好,但结直肠癌一旦发展到晚期阶段,患者的存活率往往相对较低,而且癌症复发的风险也会大大增加。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来自新加坡国立大学的科学家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新方法,其能把细菌和蔬菜的混合物掺入到一种靶向系统中来寻找并杀灭结直肠癌细胞,相关研究刊登于国际杂志N

2018-01-15

食药监总局发布修订跌打万油等32种非处方药说明书的公告

 根据监测评价结果,为进一步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决定对跌打万花油等32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进行修订。现将有关事项公告如下:一、各相关非处方药生产企业均应依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按照跌打万花油等32种非处方药说明书范本(见附件),提出修订说明书的补充申请,于2018年1月31日前报省级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备案。修订内容涉及药品标签的,应当一并进行修订;说明书及标签

2018-01-10

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 学术科研百齐放

2017年10月23-24日,第四届全国功能基因组学高峰论坛在京成功举办。本次大会由百迈客研究院主办,北京百迈客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承办,共设基因与大数据、基因组与功能基因组学、 基因科技与精准医疗三个分会场。大会有近七十位学术专家带来了精彩报告,引起现场嘉宾的广泛共鸣。六百余名生命科学及医学健康领域的专家学者参会交流最新科研进展。基因技术发展方向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百迈客总裁郑洪坤致辞开幕式,百迈客总

2017-10-26

Sci Rep: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用于改变的颜色

2017年9月13日/生物谷BIOON/---最近,科学家们通过CRISPR基因编辑技术成功地改变了一种日本花园花卉的颜色,这一突破证明CRISPR技术在更广泛的领域内具有潜在的利用价值。这一被改造的花卉叫做日本牵牛花,研究者们仅仅改变其其中一个负责花瓣颜色的基因。然而这一研究却表明CRISPR技术的应用价值远不止于此。如果你还不熟悉CRISPR/CAS9技术,那么简单来说,该技术的原理是实现DN

2017-09-13

研究揭示诱变稻数目可增加稻穗颗粒

 8月28日,西南大学农学与生物科技学院、农业科学研究院何光华教授课题组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在线发表了题为“LATERAL FLORET 1 induced the three-florets spikelet in rice”(水稻小穗侧生小花的发育调控机制)的原创性研究论文,深度解析了稻花的发育调控机制,为水稻超高产分子设计育种奠定了基础。每穗粒数的形成有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小穗内

2017-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