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PNAS:植物经玉米基因增强具具生物燃料潜能

科研人员报告说,把玉米的基因转移到其他类型的植物中可以增强它们用于生物燃料生产的潜力。 George Chuck及其同事把玉米基因Corngrass1 (Cg1)转移到了包括柳枝稷在内的多种植物,柳枝稷常用于生产生物燃料。 表达Cg1基因的植物的叶子的结构和生物化学特性变得类似于幼态叶,这让它们更容易分解成用于生产生物燃料的单糖,如葡萄糖。

2012-11-19

意大利禁种一种转基因玉米

意大利农业部、卫生部和环境部7月12日联合签署法令,禁止在意境内种植MON810转基因玉米。 MON810转基因玉米由美国孟山都公司研发,是目前获准在欧盟种植的两种转基因作物之一。 意大利农业部在其网站上发布公告说,签署这项禁令是因为意大利和欧洲研究发现,抗虫的MON810转基因玉米有可能对生物多样性造成负面影响,同时也不排除它可能对水生生物造成影响。

2013-09-04

中国首次大规模进口阿根廷转基因玉米

阿根廷农业部长诺韦尔托·亚瓦尔周三表示,在完成所有检验检疫手续后,首批6万吨阿根廷玉米已经正式启运中国。这是阿根廷首次向中国大批量出口玉米,这批玉米已经开始向内陆目的地运送,将会用于生猪和鸡类的饲养。 阿根廷政府官员周三表示,中国已经正式批准首次大规模进口来自阿根廷的转基因玉米

2013-09-04

Plant Cell:玉米减数分裂研究取得新进展

减数分裂过程中配对的同源染色体是如何相互识别在植物的研究工作相对发表文章较少。虽然功能上是保守的,但不同物种的同源染色体配对起始及机制可能不同。 韩方普实验室长期从事植物减数分裂及着丝粒的表观遗传学研究,该研究组以玉米减数分裂突变体及含有双着丝粒染色体的植株为材料,发现着丝粒配对先于端粒的bouquet并在同源染色体配对其重要作用。同源染色体配对起重要作用的是着丝粒的活性而不是着丝粒的特异序列。

2013-10-24

Biodeter & Biodegr:刘小风等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获突破

玉米秸秆通过酶水解和生物转化后,可生成乙醇、丁醇等生物质能源 近日,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应用与环境微生物研究中心刘晓风课题组在生物预处理玉米秸秆酶解糖化研究取得新突破。相关论文发表于International Biodeterioration & Biodegradation。 该课题组采用高效菌株毛栓菌(Trametes hirsute) Y9,对玉米秸秆进行了预处理研究。

2012-11-18

PNAS:美国科学家发现玉米抗病机理

近日,植物生理学杂志和PNAS上发表了关于玉米抵抗病原菌的研究新发现 研究人员来自于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署和佛罗里达州立大学,他们发现玉米产生的抗性物质——防御素和kauralexins能够在真菌感染部位迅速积累,阻止病原菌扩散。他们还在玉米中发现一种蛋白信号物质ZmPep1,它能够感应真菌入侵并及时动员植物抵抗。

2012-02-15

三校联合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华中农业大学6月10日在京宣布组建“玉米水稻小麦生物学协同创新中心”,力争用5到10年,将中心全面建成国际一流的主要粮食作物生物学学术创新高地、良种和新技术研发基地。

2012-11-19

Nat Gene:基因组学研究全面揭示玉米遗传多样性及进化机制

2012年6月4日,由冷泉港实验室、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深圳华大基因研究院、康奈尔大学、墨西哥国际玉米和小麦改良中心等全球17所科研机构合作完成的两项玉米基因组学研究成果于国际权威杂志《自然-遗传学》(Nature Genetics)上同期发表。

201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