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专家:H7N9禽流感在死猪身上很可能检测不出
H7N9禽流感已在中国发现7例,很多人将其与不久前黄浦江的死猪联系到了一起。专家们对此的意见可以概括为:不肯定,不排除。 曾经参加破解H5N1禽流感,还有SARS病毒的港大教授袁国勇经过分析和解读H7N9最新的基因排序之后表示,这次的H7N9禽流感病毒是经过全新洗牌的病毒,在之前从来没有出现过,而病毒基因有八节,其中H7的部分是来自浙江的野鸟,N9的部分是来自韩国的野鸟...
Cell Res:成功培养出iPS克隆猪
来自中科院广州生物医药与健康研究院,浙江大学,深圳华大基因研究所等多处国内研究机构组成的研究组获得了诱导多能干细胞iPSCs研究的最新突破性机制:成功培养出了四头iPS克隆猪。这是首次在世界上获得成活的iPS克隆猪,有助于在大动物上应用iPS技术的发展。相关成果以letter的形式公布在Cell Research杂志上,目前论文免费。
台湾成功克隆全球首例“迷你猪”
台湾当局科技主管部门近日宣布,由台湾中兴大学特聘教授朱成志等人组成的研究团队已研发成功一项新式克隆技术,成功克隆出全球首例“迷你猪”。相比传统克隆技术,这项技术操作更简便、效率更高。 据台湾媒体报道,朱成志团队历时3年研发出手工卵子分切克隆技术,并利用该技术成功克隆出两胎花斑迷你猪,其中一只已成功繁衍后代,显示技术已成熟。
PNAS:研究发现抗生素改变猪的肠道菌群
2012年9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兽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将抗生素用于动物生产感到忧虑,这是因为在一项最新研究中,他们发现让猪服用抗菌生长促进剂能够改进在这种动物肠道中发现的细菌种类,从而导致它们更加快速的生长和发育。相关研究结果刊登在PNAS期刊上。 为了获得这些研究结果,研究人员追踪了一种被称作泰乐菌素(Tylosin)的抗菌剂的影响。
死猪漂浮产业链起底:散户养殖难抗疫情风险
每一次公共危机事件的背后都会映射出产业链上的一个隐痛。 3月11日,上海市农委发布信息称,黄浦江上游的死猪源头已基本确定为浙江嘉兴地区。据嘉兴当地媒体的报道,嘉兴地区今年1、2月份的单个村庄的死猪数就惊人的高达18000余头。 目前,上万头生猪的死因仍未得到最确切的解释。上海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11日作出结论表示,在打捞上来的死猪身上检测出传染性疫病——猪圆环病毒病。
PLoS ONE:不含抗生素的猪体内持续存在抗生素耐药性细菌
2012年9月19日 讯 /生物谷BIOON/ --来自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在不用抗生素培养的猪和常规性培养的猪中都存在完全相同的抗生素耐药性大肠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 coli)。这一发现可能表明不论猪肉生产商是否使用抗生素,这些抗生素耐药性病原能够在环境中长期存活和茁壮成长。
Nature:研究发现猪拥有与人类非常相似基因特征
在乔治-奥威尔的经典小说《动物庄园》中,猪和人类几乎一模一样。根据一项新的研究发现,现实世界中的猪确与《动物庄园》所描述的那样。通过迄今为止规模最大的猪基因组研究,科学家发现猪拥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容易被食物诱惑和驯化,这些特征都与人类非常相似。 根据刊登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发现,猪拥有与人类相同的与很多人类疾病有关的基因和蛋白质变异,例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氏症以及肥胖症。
J Virol:microRNA调控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的生命周期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人员已经确定了人类感染禽流感和猪流感病毒中微小但功能强大的“基因调控因子”。 发表在本周《病毒学杂志》上的研究论文有助于开发出新靶标的广谱抗病毒药物以打击当前发现的、甚至是将来可能出现的流感病毒株。 这项研究首次比较microRNA(控制多个基因表达的小分子)在两病毒生命周期中扮演的角色。
mBio:追踪一种致命的新发猪病毒的起源
美国弗吉尼亚理工学院弗吉尼亚-马里兰地区兽医学院的科研人员帮助发现了已经传播到了美国至少17个州的一种具有高死亡率的新发猪病毒的起源和可能的进化。 由分子病毒学大学杰出教授X.J. Meng博士领导的一组科研人员使用从美国明尼苏达州和爱荷华州正在进行的暴发中分离出的病毒毒株追踪到了这种新出现的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可能起源于中国安徽省的一个毒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