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神经科学》:中国科学家揭示深脑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神经机制,并发现更安全、成本更低的替代方法!
DBS高频率刺激STN时,会激活传入轴突,同时抑制STN神经元的活动。这种突触前激活与突触后抑制的对比效应,源于局部神经递质释放的减少,其中谷氨酸的减少幅度大于GABA,从而使兴奋/抑制平衡偏向抑制。
2025-10-19
科学家发现,丘脑底核-深脑刺激对帕金森病相关运动症状的改善长期有效
对INTREPID试验的5年长期随访显示,STN-DBS在运动症状控制方面的长期疗效明确,但对非运动症状的干预能力可能有限。
2025-09-21
帕金森病的“破局者”!Science:科学家首次揭示PINK1蛋白结构,为治疗带来新希望
在一项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员取得重大突破:他们确定了有史以来第一个与线粒体结合的人类PINK1结构。这一发现可能有助于为这种目前尚无治愈方法或药物阻止其进展的疾病找到新的治疗方法。
2025-03-31
《细胞》:帕金森病治疗再获突破!韩国科学家发现,人胚胎干细胞衍生多巴胺祖细胞移植,可以改善运动症状,且高剂量疗效更佳
研究结果显示,治疗期间未观察到剂量限制性毒性或移植物相关不良事件;移植12个月之后,患者的运动症状得到了改善,高剂量时疗效更佳。
2025-10-17
帕金森病诊断新希望!NPJ Parkinsons Dis:鱼藤酮诱导大鼠细胞外囊泡miRNA变化,或成早期诊断关键指标
本研究发现,急性鱼藤酮处理的大鼠血清/脑脊液来源的细胞外囊泡中miRNA表达有差异,血清细胞外囊泡会诱导神经元线粒体功能障碍和细胞死亡,提示其miRNA或可作为帕金森病早期诊断标志物。
2025-04-11
Science子刊:新研究发现ATP可以防止与帕金森病和肌萎缩侧索硬化症相关的蛋白的有害聚集
研究人员发现,在生理条件下,ATP 的局部变化也会影响胞浆、突触小泡和突触前区室中活性区的粘度,从而改变突触的功能组织。
2025-05-02
Science:复旦大学郁金泰团队发现帕金森病全新治疗靶点,并利用AI找到潜在治疗药物
该研究首次发现了帕金森病(PD)的全新治疗靶点——FAM171A2,并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蛋白质结构预测和虚拟筛选技术,成功找到了具有潜在治疗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
2025-02-22
哈佛团队发现,低氧空气会在大脑中构筑“抗毒性”环境,预防/挽救帕金森病相关神经元丢失和运动障碍
11%的缺氧环境相比21%的正常氧含量环境,能够预防小鼠的黑质致密部出现α-syn诱导的脑组织高氧血症、脂质过氧化损伤和多巴胺能神经变性。
2025-08-10
Cell子刊:安徽医科大学卜俊杰团队揭示直流电和交流电刺激治疗帕金森病的异同点
该研究比较并分析了经颅直流电刺激(tDCS)和经颅交流电刺激(tACS)对帕金森病(PD)患者脑电波和运动症状的共同及特异性影响。
2025-04-01
PloS Biol:武汉大学张振涛课题组揭示胆固醇代谢产物24-OHC与帕金森病的发展相关联
研究结果表明,胆固醇24-羟化酶CYP46A1在帕金森病中的α-突触核蛋白病理进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突显了其作为帕金森病治疗靶点的潜力。
202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