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在南岭发现7个植物新物种

华南植物园物种多样性保育研究组25日对外宣布,经过该研究组历时4年多的调查,在南岭发现了7个新的植物物种

2014-04-29

缓慢清除入侵物种可挽救本地物种

研究人员提出了一个可更有效地保护本土物种以控制入侵物种的新框架,但他们说,其实施可能要比传统的方法花更长的时间。

2014-06-02

GEB:李义明等外来物种气候生态位漂移研究获进展

生物入侵给各国的生物多样性和经济带来危害。如何预测外来种的入侵和扩展风险对制定保护对策非常重要。当前的主要预测工具是生态位模型,其前提假说是气候生态位保守性,即物种气候生态位在时间和空间上趋于保守的特

2014-05-29

Syst Biol:朱朝东等研发出面向DNA数据库的物种界定规程

公共DNA数据库中包含很多生物类群,为系统学提供了大量数据来源。目前,基于分子数据的物种鉴别和界定工作已经逐步开展。现代测序技术的飞速发展,带来了海量分子数据的同时,也导致很多研究人员无法为相关数据提供

2014-06-18

The Plant Cell:一种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的新机制

物种子和器官大小是重要的产量性状,大小调控也是一个基本的发育生物学问题。然而,植物决定其种子和器官最终大小的分子机理目前并不清楚。为了揭示植物种子和器官大小调控的分子机理,李云海研究组已在拟南芥中分离了一些大种子和器官的突变体da (DA是汉字“大”的意思)。其中,da1-1突变体形成大的种子、器官和粗壮的植株。

2013-09-29

外来入侵物种已对我国生态安全产生重大威胁

9月26日,由农业部科技教育司主办,中国农学会、湖南省农业厅和岳阳市人民政府联合承办的外来入侵生物水花生(空心莲子草)现场灭除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旨在通过对水花生进行集中灭除,进一步提高全社会对外来入侵物种的防范意识。 农业部农业生态与资源保护总站副站长高尚宾指出,我国现已成为世界上遭受外来生物入侵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总体呈现出“分布广、种类多、危害大”的特点。

2015-02-16

Cell Death Diffe: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免疫抑制分子的物种差异

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科学研究所时玉舫研究组题对不同物种来源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发挥免疫调节作用的关键因子进行了系统研究。

2013-11-19

Nature:物种形成顺其自然

跨越基因组的基因流在物种形成期间持续发生着,这意味着物种在这种情况下能够持续地分化。

2013-11-14

生物技术作物种植增长迅速 透明度应加强

据国际农业生物技术应用服务组织(ISAAA)报告显示,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面积首次超过了发达国家。美国依然是世界上生产生物技术作物的首要国家。 2012年发展中国家的生物技术作物种植量占全球总量的52%,发达国家的种植量占48%。

2015-02-16

PLoS ONE:禾本科BEP分支及近缘物种比较研究新进展

BEP分支——即竹亚科 (Bambusoideae)、稻亚科 (Ehrhartoideae) 和早熟禾亚科 (Pooideae),是禾本科 (Poaceae) 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最近十几年以来,研究人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但是BEP分支的系统发育关系仍然存在争议。值得欣喜的是,近两年来,研究人员利用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信息,支持竹亚科和早熟禾亚科具有更近缘的系统关系。

2013-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