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低温环境人体生物传热,特殊环境(低温、缺氧、戴手套)下手动作业工效评价及设备研究,基于人的道路安全评价,服装工效评价,飞机防冰等。
长期从事人机与环境工程和生物传热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涉及低温环境人体生物传热,特殊环境(低温、缺氧、戴手套)下手动作业工效评价及设备研究,基于人的道路安全评价,服装工效评价,飞机防冰等。
日成世界首个掌握可燃冰甲烷提取技术国家
正在燃烧的甲烷水合物球,这种物质被形象地称之为“可燃冰”。现在,日本已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从沿海化石燃料“可燃冰”中提取甲烷的国家 全球已知和疑似可燃冰资源分布图。源专家表示可燃冰是下一个主要能源 据国外媒体报道,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从沿海化石燃料“可燃冰”中提取甲烷的国家。这项成就由日本的石油天然气金属矿物资源机构取得。可燃冰是一种甲烷水合物,外形与果冻类似,埋藏在世界各地的大陆架下方。
J Biol Chem:朱冰等组蛋白研究论文被评为JBC 2011年度最佳论文
近日,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朱冰实验室2011年发表于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上的文章“H3K36 methylation antagonizes PRC2 mediated H3K27 methylation”近日被评为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2011年度最佳论文。
吴辰冰:建议生物仿制药领域出台适合国情的审批通道
今年被称为是药品专利过期年,国内将有千亿元的仿制药市场空间。这对国内企业来说是机会也是挑战。中国可以说是名符其实的仿制药大国,尽管国内仿制药市场份额占到95%以上,然而目前整个行业仍面临诸多问题,如秩序相对比较混乱,仿制药质量参差不齐等。
Nature Geoscience:南极东部冰原脆弱 融冰可致海平面上升10米
英国科学家在最新一期《自然·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论文称,过去一直认为相对稳定的南极东部冰原实际上十分脆弱,500万年前的全球气候变暖曾造成这部分冰原大面积融化,使得海平面上升了将近10米。 为了解古代南极东部冰原的融冰情况,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研究人员对取自于南极东部海岸水下3000米海底的泥浆样本进行了化学成分分析。
Palaeoge Palaeocli Palaeoeco:黄冰等奥陶纪末大灭绝后腕足动物古地理研究获进展
近日,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黄冰副研究员等在国际学术期刊《三古》(Palaeogeography,Palaeoclimatology,Palaeoecology)刊登了其最新的研究成果“Global palaeobiogeographical patterns in brachiopods from survival to recovery after the end-Ordovician
cell reports:冰与火之歌— —脂肪酸氧化在机体产热和氧化应激诱导炎症中的新发现
近日来自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的研究人员在cell reports发表了他们关于脂肪组织脂肪酸氧化对产热和全身代谢影响的相关研究成果。他们通过实验发现,脂肪组织脂肪酸氧化对冷冻条件下棕色脂肪产热具有十分重要作用,但同时白色脂肪组织的脂肪酸氧化也会引起高脂饮食诱导的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
夏季吃冰隐患多 避免伤身的习惯
夏天到了,这个显而易见的事实,很多人在炎热的天气里丧失了食欲,什么食物都引不起他们进食的兴趣。但是,对于冰冰凉的各种饮料喝小食,我相信喜欢的人有大把。大家都觉得吃冰镇的东西有益身心,特别你想想,古代可是只有达官贵人才能享受冰镇西瓜的待遇,现在我们一个小老百姓就能在街头随便吃到这么好的食物,大家能不敞开肚皮吃得尽兴么!但是,当你在享受口腹之欲的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