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
摘要:在藏药中,蓝玉簪龙胆全草用于治疗目赤头痛、咽炎、湿热黄疸,其花主要用于治疗天花、气管炎、咳嗽等症。本研究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其花的挥发油进行了分析,鉴定了其中的83种成分,以期为该药材今后的进一步研究及综合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目的研究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PNAS:黑色素瘤如何逃避化学疗法
2013年4月9日讯 /生物谷BIOON/--一氧化氮(NO)在健康细胞中发挥重要功能,而最新研究发现NO也能够帮助癌细胞在化学疗法后生存。一项来自MIT的报告称切断癌细胞NO供给后,癌细胞生存能力下降。 低剂量的NO调控多种生物过程如细胞死亡,肌肉收缩等。在免疫系统中,NO也有重要作用,在机体受到感染后,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产生大量NO有助于破坏入侵微生物DNA和其他细胞结构并杀死微生物。
日本科学家发现细胞膜化学反应与免疫细胞活动的关系
日本东京大学泽井哲副教授的研究小组成功解明了具有独特活动方式的变形虫的活动机理。变形虫通过细胞膜中的化学反应诱导细胞变形来进行翻转等复杂运动。细胞膜上的多个化学反应驱动了细胞膜内衬物质“肌动蛋白纤维”产生运动,研究表明人类的免疫细胞等也会产生同样的运动。此项研究结果被认为对人类免疫系统的机理解析及控制等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内容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纪要》。
气质联用分析蓝玉簪龙胆挥发油化学成分
摘要:蓝玉簪龙胆是龙胆科龙胆属植物,藏语名“邦见温保”,为多年生宿根草木,高5~10cm。产于西藏,青海中部至东部的广大地区。中药中龙胆类主要功效为清热燥湿,清泻肝火,用于治疗湿热黄疸、胆囊炎、食欲不振、目赤、尿路感染、带状疱疹和甲状腺机能亢进等。在藏药中,蓝玉簪龙胆全草用于治疗目赤头痛、咽炎、湿热黄疸,其花主要用于治疗天花、气管炎、咳嗽等症。 目的研究蓝玉簪龙胆挥发油的化学成分。
PNAS:新型酶疗法或可抵御致命性化学制剂对机体的损伤
体外多聚甲硅烷基化模型。 (Credit: Image courtesy of University of Sheffield) 2013年1月14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著名杂志PNA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谢菲尔德大学的研究者通过研究开发出了一种酶学疗法,这种新型疗法可以中和致命性化学物对人类机体的毒性效应。
EHP:暴露于化学物质三丁基锡中可致后代肥胖
2013年1月27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刊登在国际杂志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上的一篇研究报告中,来自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的研究者通过研究揭示,将怀孕小鼠暴露于低剂量的化学物质三丁基锡(TBT)中可以导致其后代表现出肥胖的症状,三丁基锡是一种海洋防污漆,也是一种抗真菌制剂。
SFDA向陶氏化学公司颁发进口药品注册证
陶氏化学公司(以下简称“陶氏”)近日宣布:公司已获得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发的进口药品注册证(IDL),获准在市场上出售由其生产的品牌为CARBOWAX? SENTRY的聚乙二醇(PEG)产品。此次申请的成功使陶氏成为制药领域第一家获得此类批准的跨国公司,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中国医药市场。本次获批产品包括PEG1000,PEG1450,PEG3350,PEG4000和PEG8000等多个牌号。
:DNA纳米结构电化学生物传感器开发成功
微小RNA(microRNA)是一种内源性的非编码单链RNA,在细胞的一系列生理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研究者发现,microRNA的异常表达与很多肿瘤的发生发展直接相关,特别是发现它可以稳定地在血清中存在,是一类非常有前景的肿瘤标记物。
PLoS ONE:揭示化学双酚A影响基因表达进而促使焦虑发生的分子机制
2012年9月8日 讯 /生物谷BIOON/ --近日,来自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的研究者表示,年轻时暴露于化学双酚A(BPA),可以促使大脑杏仁核特定区域的基因表达发生改变,进而引发机体高度焦虑症。研究者同时发现富含大豆的饮食可以缓解高焦虑的表现。相关研究成果刊登在了9月5日的国际杂志PLoS One上。 我们都知道BPA可以引发焦虑。
人类接触危险化学品的风险加剧
纽约9月5日电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今天发布的一份最新报告称,由于化学品的生产、使用和处置正从发达国家持续向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转移,且由于这些地区对化学品危害的预防和管理通常更为薄弱,造成了危险化学品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局面。联合国为此呼吁各国政府和相关行业必须采取紧急协调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