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肽有助于治疗多种炎症性疾病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5月14日报道,一个国际研究小组基于自然产生的C3a肽,研制出了一种候选药物。C3a肽是调节免疫反应的核心成员,能够增强或阻止其活动影响的药物或将有助于治疗哮喘、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败血症等多种炎症性疾病。相关研究报告发表在近期出版的《药物化学杂志》上。 研究团队首先创建了名为C3a受体蛋白质的三维结构图,该蛋白位于人体细胞的表面,并在调节免疫系统下属的补体系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FASEB J: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新疗法
昆士兰大学分子生物科学研究所研究人员发现一个潜在的新方法可以治疗慢性炎症性疾病,如关节炎。教授David Fairlie和他的同事们已开发出一种实验性治疗方法,该方法已经被证明能有效减少关节炎模型症状和疾病发展。 Fairlie教授说,刺激人体内免疫细胞分泌的蛋白酶在消化、抵抗感染和伤口愈合中发挥重要作用。
Luitpold制药抗缺铁性贫血药物Injectafer申请遭驳回
2012年7月28日 讯 /生物谷BIOON/-- 2011年9月30日Luitpold制药公司向FDA提交了其用于治疗缺铁性贫血的注射药物Injectafer的上市申请。最终FDA驳回了这一申请。
PNAS:利用免疫细胞对抗炎症性疾病
2012年10月12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项最新研究证实控制人体免疫系统的细胞可以帮助对抗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和牛皮癣。 研究人员Kris Clark博士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巨噬细胞的活性,巨噬细胞是调控免疫系统的关键细胞,能保护身体免受细菌和病毒感染。 Clark博士发现一种SIK酶在抑制抗炎分子的产生过程中是活跃的。
Nature: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的遗传研究
2012年11月6日 讯 /生物谷BIOON/ --最近,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研究发现了炎症性肠道疾病(IBD)的遗传基础。克罗恩氏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是炎症性肠道疾病最常见的两种形式。 蒙特利尔心脏研究所与蒙特利尔大学医学副教授John Rioux博士已经确定了71个基因区域与炎性肠道疾病(IBD)发病有关,迄今发现与IBD发病相关的基因总数增加至163个。
Hepatology:科学家积极开发有助治疗炎症性肠病的细胞疗法
2012年9月20日 电 /生物谷BIOON/ --新的研究发现,脐带血中的干细胞具有天生迁移到小肠中的能力,这表明这类细胞有治疗炎症性肠病(IBD)的潜力。 维克森林大学浸信会医疗中心Graca Almeida-Porad医学博士说:这些细胞参与血管的形成,并可能会被证明是一个改善IBD血管异常的强有力工具。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的Hepatology杂志上。
Cell:科学家构建引发炎症性疾病的Th17细胞调控网络
2012年9月27日 电 /生物谷BIOON/ --近日,纽约大学医学院研究人员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在研究导致炎症性疾病如克罗恩病、多发性硬化和关节炎的Th17细胞中取得了新进展。论文作者、约约大学基因组学和系统生物学Richard Bonneau副教授说,研究人员已经发现数百种新的基因都参与调控这些细胞的功能。这项研究的结果可以作为一个知识框架,帮助我们设计新的治疗方法以治疗各种免疫系统疾病。
AMAG制药及武田在欧洲推出缺铁性贫血药物Rienso
2012年11月6日讯 /生物谷BIOON/ --AMAG制药及合作伙伴武田(Takeda)今天宣布,在欧洲推出缺铁性贫血药物ferumoxytol ,该药将以商品名Rienso销售,在美国则以商品名Feraheme销售。 Rienso在欧洲的上市,触发了来自武田的1500万美元里程碑款项,同时也将获得该药在许可地区销售额达2位数的特许权使用费。
JBC:刘占举等发现IL-23致炎症性肠道疾病机制
近日,美国生物化学权威杂志《生物化学期刊》(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 在线发表了来自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员医院的研究人员的研究成果。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深入解析了炎性肠病的“首恶分子”——白介素-23(IL-23)引发细胞“内乱”的分子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