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 Geosci:巨型草食动物灭绝导致营养物质运输减少
一万两千年前南美洲大型草食动物的减少导致亚马逊流域的营养物质横向运输的下降,这也可以解释为何今天的亚马逊盆地可用磷元素变得有限,9月《自然—地球科学》上的一项研究给出上述结论。 Christopher Doughty等人利用模型演示了诸如大型树獭和犰狳类雕齿兽一类的远古巨型动物会通过粪便和身体携带的方式将营养物质从高浓度区域带向周边地区。
科学家再次发现“灭绝”长鼻子皮诺曹蜥蜴
据美国生活科学网站报道,皮诺曹蜥蜴被认为灭绝已有50年之久,目前,科学家在厄瓜多尔雾林中再次发现它们的神秘踪迹。 Tropical Herping生态旅游公司创始人之一亚力杭德罗-阿特亚加(Alejandro Arteaga)称,经过三年搜寻这种长鼻子动物,一支摄影师和研究人员组成的勘测小队在厄瓜多尔西北部原始雾林中发现皮诺曹蜥蜴。
Nature:螯肢亚门神经系统与已灭绝大附肢纲最相似
近期《自然》期刊发表了一项研究,发现螯肢亚门(其下包括蜘蛛及蝎子)的神经系统与已灭绝的大附肢纲(头部伸出可怕呈爪状肢体的古代生物)最相似。 大附肢纲属已绝灭节肢动物,拥有现代动物没有的庞大呈爪状肢体,其进化历程一直备受争议。中国昆明云南大学侯先光教授、美国亚利桑那大学Nicholas Strausfeld教授与他们的团队发现了一副保存完好,属于中国5.2亿年前早寒武世时期的大附肢动物化石。
PNAS:人类很可能引发了史前鸟类灭绝
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一项研究发现中指出,人类在偏远太平洋岛屿的殖民可能造成了将近1000种被称为非雀形目陆地鸟的大型、不能飞行的鸟类的全球性灭绝。自从公元前10000年以来,物种就在以空前的速率消失,而这个时期被称为全新世。
PNAS:新大陆牛是已灭绝品种经过多次驯化的后代
近日,一项刊登在国际杂志PNAS上的研究发现,诸如德克萨斯长角牛等旧美洲牛的祖先世系包括来自世界其他地区的被驯化的牛。 此前的研究已经证明了现代牛源自对现在已经灭绝了的欧洲野牛的两次驯化:来自欧洲和中东地区的普通牛(taurine)系和来自印度次大陆的瘤牛(indicine)系。美洲品种在传统上被认为是属于普通牛,它们源自于15世纪晚期西班牙殖民者引入北美的新大陆牛。
灭绝动物咋复活?
近日在美国首都华盛顿举行的TEDx会议上,科学家们探讨了复活已灭绝动物问题。目前列入讨论名单的包括渡渡鸟和白氏斑马等24种已灭绝动物。研究人员说,由于恐龙DNA过于古老,他们十分确定不会出现现实版的“侏罗纪公园”。科学家们在会上还讨论了选择复活何种动物的一系列标准,如物种是否有重要的生态功能,是否受人类喜爱。
猫每年捕杀上百亿动物致33个物种灭绝
一项研究表明,猫是美国野生动物的最大威胁之一,每年捕杀动物的数量达上百亿。 研究人员估计,猫每年造成14亿至37亿只鸟类的死亡以及69亿至207亿只哺乳动物的死亡。这些科学家们在《自然—通讯》杂志上写道:流浪猫和野猫是罪魁祸首。然而他们还说,宠物猫也参与了对野生动物的捕杀,宠物猫的主人们应该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来减少对野生动物的威胁。
研究表明地球生物大灭绝或将再次发生
据美国国家地理网站报道,英格兰利兹大学古生物学家保罗-维格纳尔等人最新研究发现,发生在三叠纪早期的地球生物大灭绝缘于地球表面温度过高,而当前越来越高的地球表面温度,似乎预示着另一场大灭绝的到来。 三叠纪早期的大规模生物灭绝让地球彻底沦为了一颗荒废的行星。最近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造成这种大面积灭绝的原因是因为地球上大多数生物无法承受地球该阶段过高的表面温度。